產品上線之后發現缺陷之后怎么辦
依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產品上線后發現有缺陷的,第一時間應該是停止產品的銷售,然后向有關部門通報,及時召回已經售出的產品,并且對未出售的產品進行封存。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十九條?經營者發現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財產安全危險的,應當立即向有關行政部門報告和告知消費者,并采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采取召回措施的,經營者應當承擔消費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費用。
第三十三條?有關行政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應當定期或者不定期對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進行抽查檢驗,并及時向社會公布抽查檢驗結果。
有關行政部門發現并認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財產安全危險的,應當立即責令經營者采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
產品責任構成要件
(1)?生產或銷售了不符合產品質量要求的產品。即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或產品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這里所說的產品是指經過加工、制作,用于銷售的產品。建設工程、初級農產品等不包括在內;這里所說的產品缺陷包括設計缺陷、制造缺陷和警示說明缺陷。
(2)不合格產品造成了他人財產、人身損害。這里所指的他人財產,是指缺陷產品以外的財產,至于缺陷產品自身的損害,購買者可以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要求銷售者承擔違約責任,而非產品責任。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者,可以是購買者、消費者,也可以是購買者、消費者之外的第三人。
(3)產品缺陷與受害人的損害事實間存在因果關系。確認該種因果關系,一般應由受害人舉證,受害人舉證的事項為缺陷產品被使用或被消費、使用或者消費缺陷產品導致了損害的發生,但是對于高科技產品,理論上認為應有條件地適用因果關系推定理論。
產品責任的主體是產品的生產者或者銷售者,產品的生產者不僅包括制造者,而且包括任何將自己的姓名、名稱、商標或者可識別的其他標識體現在產品上,表示其為產品制造者的企業或者個人。對于產品責任的受害人而言,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產品的生產者或銷售者在向受害人賠償之后,可以向有責任的生產者或銷售者追償。但是,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如果產品的運輸者、倉儲者對產品質量不合格負有責任的,產品生產者、銷售者在向受害者賠償后有權要求運輸者、倉儲者賠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產品上線后發現有缺陷的,第一時間應該是停止產品的銷售,然后向有關部門通報,及時召回已經售出的產品,并且對未出售的產品進行封存。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訂房屋裝修合同前注意事項
2020-12-04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國家法律規定的原則
2021-03-01車禍臉部哪種程度可以評級
2020-12-27無證醉駕怎么處罰2020,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7母親的欠條以子女的名義起訴可以嗎
2020-12-17保證的方式及先訴抗辯權
2020-11-21破產債券移送管轄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26雙方同意斷絕關系合法嗎
2021-03-04夫妻共同財產房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1-11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發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拖欠工資是否適用仲裁時效
2021-03-02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快速理賠需要帶什么,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6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2021-01-12保險經紀人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