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被撤銷應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合同無效和合同撤銷所引起的法律后果,應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合同無效和合同被撤銷的溯及力
根據中國《民法通則》的規定,無效的民事行為和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中國合同法第56條貫徹了《民法通則》的上述立法精神,明確規定:“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按照該條法律規定,無效的合同和被撤銷的合同,其沒有法律效力的后果一直回溯到合同訂立之時.
(二)合同部分無效的后果
民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這是中國民法的民事行為制度的基本規則之一。
(三)合同無效和被撤銷后的財產責任
在合同當事人已經給付財產或者遭受損失的情況下,合同無效和被撤銷后,必須涉及到財產責任的承擔。中國《民法通則》規定,民事行為被確定無效或者被撤銷后,當事人經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如果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對行為人與對方惡意串通,實施了損害國家的、集體的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為的,應當追繳雙方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集體所有或者返還給第三人。
二、可撤銷合同的適用范圍
可撤銷合同的范圍應限定為意思表示不真實合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所謂“重大誤解”是指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產生錯誤的認識,致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真實意思相違背,并造成較大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重大誤解。
(二)是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按照我國的司法解釋,顯失公平是指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的民事行為。
(三)是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而訂立的合同.在受欺詐、受脅迫的情況下所訂立的合同,明顯違背我國民法的自愿原則:一方當事人稱對方處于危難之機,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迫使對方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而簽訂的合同,嚴重損害對方利益的,用于乘人之危而訂立的合同。
對上述三個方面,利益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合同撤銷權”的相關問題進行的解答,合同被撤銷后,需要承擔的法律后果包括合同被撤銷的溯及力、合同部分無效的后果和合同被撤銷后的財產責任。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看守所的行為違法會導致司法賠償嗎
2020-11-27合作社債務誰承擔責任
2021-03-20土地抵押審核的結果是什么
2020-12-10請律師發律師函多少錢
2020-11-16反擔保抵押物能否辦理注銷手續
2021-01-24交通十級傷殘最低賠償多少
2020-11-21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事實收養如何認定
2021-02-07與港澳臺同胞結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01婚內過錯賠償最新規定是什么
2021-01-28保護令案件的證明方法是什么
2021-02-03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可以代位參與繼承嗎
2021-01-25打零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1-03-19置業顧問收客戶錢違法嗎
2020-11-24租房人拆遷怎么安置住房
2020-12-27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八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