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分期付款合同的解除
解除分期付款合同是指停止合同的履行,出賣人收回買賣標的物,并將買受人原支付價款扣除一定的費用后返還買受人,從而使雙方的財產恢復到合同未訂立時的狀況。解除合同不影響當事人違約責任的承擔,同時從公平原則出發,買受人應承擔在合同解除之前因使用標的物而需支付的費用。
分期付款的法定解除條件:在分期付款買賣中,買受人未支付到期價款的金額達到全部價款的五分之一時,出賣人可以解除合同。這樣規定是因為分期付款合同的訂立是建立在出賣人對買受人資信能力的信任基礎上的,如果買受人未支付到期價款的金額已達到全部價款的五分之一,意味著買受人的資信能力已不足信任。為了保護出賣人的利益,應當允許出賣人請求買受人支付全部價款或解除合同。出賣人請求買受人支付全部價款是指取消原來付款期限的約定,要求買受人在一定時間內支付全部價款,避免因買受人資信狀況的進一步惡化而導致出賣人最終不能收回應收價款。
合同解除的法定條件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94條的規定,在下列法定條件下,當事人可以行使解除權以解除合同:
1、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可克服的現象,包括某些自然現象,如地震、臺風等;也包括某些社會現象,如戰爭等。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該合同應該消滅。但通過什么途徑消滅,各國立法并不一致。德國法系是采取合同當然且自動消滅的原則。基本上由債務人承擔風險,而不是通過合同解除的方式。這種立法表面上不拖泥帶水,解決問題干脆利落,但實際上卻沒有顧及當事人如何采取救濟措施,把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有將復雜問題簡單化之嫌。英美法系采取合同落空原則解決不可抗力及其他意外事故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的問題,確認合同解除。但這種解除不經過固有意義上的程序,即不是通過當事人的解除行為,而是由法官裁決。我國現行民事立法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途徑解除合同。對此,《合同法》第94條第1項明文規定。總之,當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時,合同失去繼續存在的意義,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方式將合同解除。
2、拒絕履行(預期違約):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拒絕履行,又稱為毀約,是指債務人能夠履行卻不法地對債權人表示不履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債務人拒絕履行的行為又稱為預期違約。所謂預期違約,又稱為先期違約,在我國《合同法》上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根據《合同法》第94條第2項的規定,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對方當事人得取得法定解除權。二是根據《合同法》第68、69條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存在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喪失商業信譽;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債務履行能力的其他情形的,可以中止履行,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有權解除合同。
3、遲延履行: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遲延履行,又稱為債務人遲延,是指債務人能夠履行、但在履行期限屆滿時尚未履行債務的現象。它作為合同解除的條件,因合同的性質不同而有不同的限定。一方面,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上不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屆滿后履行,也不至于使合同目的落空。在這種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債權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是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他規定一個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另一方面,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上特別重要,債務人不予此期內履行,就達不到合同目的。在這種情況下,債務人未在履行期限內履行的,債權人可以不經催告而徑直解除合同。
顯然,《合同法》第94條第3項說規定的遲延履行是指上述第一種情形。上述第二種情形屬于第94條第4項規定的遲延履行。為便于理解,筆者將前者稱為二次遲延,將后者稱為一次遲延。一次遲延產生解除權,必須是合同目的落空,達到了根本違約程度,無須催告,下文詳述。在二次遲延中,僅有一次遲延尚不能產生解除權,必須經催告后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即發生二次遲延)時方可產生解除權。由此可見,在二次遲延法定解除條件的情形,當發生一次遲延時,必須指定相當的期間進行催告。
催告,是債權人催促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作為解除權的發生要件,必須提示對方應該履行的債務,并且給對方相當的猶豫期間催促其履行。對于催告的方法則無限制。結合民法學理論及相關國家立法及判例經驗,催告的大致規則可以歸納如下:
(1)催告必須可以判明債務的同一性。在過度催告場合,即在作出履行催告時,提示的數量超過債務人應該履行給付數量的場合,如果債務人應該給付的數量已經確定,即使債權人錯誤地進行了超出該數量的過錯催告,如果債務的同一性可以判明,則催告有效。不過,解除權當然僅就債務人應該履行的數量發生。相反,如果債務人應該給付的數量沒有確定,但債權人在催告中提示的數額超出客觀上的恰當數額不是過多,催告仍然有效,但如果請求額遠遠超過客觀上的恰當數額,則催告無效;不足催告的場合,在可以判明債務同一性的場合當然是有效的。不過,在這種場合下,原則上解除權就催告中提示的數量發生。原因是債權人可以催促債務人對應為給付的一部分,特別應該盡快履行(并且也僅就該部分進行解除)。但是,如果在不足催告中不足的數量很輕微,債權人的意思顯然是就全部債務進行催促的場合,從誠實信用原則出發,應該解釋為就全部債務發生解除權。
(2)催告的內容,只要表明在一定的日期或者一定的期間內應該履行的意旨即可,沒有必要注明如果不履行將解除的意旨。
(3)作為解除的要件之一,催告應該實施的時期,沒有必要將其限制為在債務人發生履行遲延責任之后。如果定有確定期限,在此期限后即可。另外,在未定有期限的場合,任何時候都可以催告。
(4)債權人在進行催告時,必須提示相當的期間。相當的期間,是指債務人作出履行準備與作出履行的必要期間,依據債務內容以及其他客觀情勢決定。債務人外出履行或者罹病等主觀情勢則不被考慮。如果期間不夠相當,催告是否完全無效?有種有力學說認為無效,判例前也采取這種態度。其主要理由是在期間不夠相當的場合,如果仍然解釋為催告有效,并且在催告后經過客觀上相當期間發生解除權,則債務人需要負擔判斷期間是否相當的風險,這是不公平的。我妻榮先生認為,對負有債務卻不履行的人,加以如此的保護,反而是不公平的。如果由于期間不夠相當,即認為催告不發生任何效果,極端而言,如果催告指定的期間不夠相當,無論重復多少次也不發生解除權,是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
4、根本違約: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所謂根本違約,是指因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之違約形態。履行期限屆至后,由于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致使債務人違約,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對方當事人取得法定解除權。從《合同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來看,造成根本違約的情形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前文所說的一次遲延,主要針對定期行為而言,只要債務人履行遲延,不必經過催告可徑行行使解除權。一類是其他違約行為,在學理解釋上,主要指除遲延履行之外的不完全履行情形。
從合同的履行一章中可以得知,全面履行是合同履行的原則之一,包括適當履行和實際履行。違反此原則的履行即為不完全履行。所謂不完全履行,是指債務人雖然以適當履行的意思進行了履行,但不符合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不完全履行可以分為量的不完全履行和質的不完全履行。債務人以適當履行的意思提供標的物,而標的物的數量有所短缺的,屬于量的不完全履行。它可以由債務人補充履行,使之符合合同目的,但在某些情況下,如果債務人不進行補充履行,或者補充履行也不能達到合同目的,債權人就有權解除合同。債務人以適當履行的意思提供標的物,但標的物在品種、規格、型號等質量方面不符合法律的規定或合同的約定;或者標的物有隱藏缺陷;或者提供的勞務達不到合同規定的水平,都屬于質的不完全履行。于此場合,多由債權人或法律給債務人一定寬限期,使之消除缺陷或者另行給付,達到合同目的。如果在此期限內未能消除缺陷或另行給付,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解除權產生,債權人可解除合同。
此外,有學者認為,債務人的過錯造成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也可產生解除權,屬于《合同法》第94條第4項規定的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之情形,并認為這種解釋的合理性,從最高人民法院的若干件司法解釋得到了印證。但我們認為,此類所謂債務人的過錯造成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之行為,在性質上仍然屬于不完全履行之情形,沒有必要單獨列出作為一種其他違約行為。因為根據合同履行中的全面履行原則,合同必須得到適當履行和實際履行,方可符合全面履行原則。由于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或其他事由造成合同沒有適當履行或實際履行,均為不完全履行。
綜合上面的介紹,分期付款合同的解除要符合相應的條件。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怎樣理解分期付款合同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企業改制的方式
2020-12-27夜間施工擾民有賠償嗎
2020-11-28涉外婚姻離婚能直接去民政局嗎
2020-12-14安置房抵押貸款嗎
2021-02-20交通肇事罪檢察院到法院多久能判下來
2020-12-23生活困難不給父母錢是否要坐牢
2021-01-05請假時間累計多久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21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1抵押物變現后怎么提存
2020-11-15房屋有抵押買賣也不破租賃嗎
2021-02-06什么情況下能回購房屋呢
2021-01-22什么是爛尾樓?怎樣避免買爛尾樓
2021-02-04父母可以贈與房產給還沒大學畢業的兒女嗎
2021-03-05企業要求合同變更,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0-11-25約定競業限制費按年度支付有效嗎
2020-12-27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違反試用期約定如何賠償
2021-03-17新勞動法被辭退怎么賠償
2020-12-14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程序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