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外合同文書怎樣送達
涉外合同訴訟中,涉外合同訴訟文書的送達方式依受送達人居住地點的不同而有所區別。當事人居住在我國領域內,應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七章第一節規定的方式送達;對不在我國領域內居住的當事人,不論其是否屬于外國國籍,都必須按照民事訴訟法第四編第二十六章第二百四十七條規定的方式進行涉外合同訴訟文書的送達。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七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對在我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送達訴訟文書,可以采取下列七種方式機芯涉外合同訴訟文書的送達:
(1)依條約規定的方式送達。這是指受送達人所在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雙邊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條約時,按條約規定的方式送達。
(2)通過外交途徑送達。如果受送達人所在國與我國沒有雙邊或者多邊條約的關系,送達訴訟文書可以通過外交途徑進行。
(3)由我國駐外國使館、領事館代為送達。這種送達方式是基于對住在外國的中國籍當事人送達訴訟文書,既不應通過外國的司法機關送達,又不能由受訴法院直接送達而確立的送達方式,它也是各國所普遍采用的一種送達方式。
(4)向受送達人委托的人送達。在涉外訴訟中,有的當事人因不在我國境內居住,不能直接接受我國人民法院向其送達訴訟文書,如果受送達人委托有訴訟代理人并在授權委托書中明確表示由其代理人代收訴訟文書的,人民法院可以向其訴訟代理人送達。訴訟代理人經被代理人授權,可代為訴訟行為和接受訴訟行為,代為接送訴訟文書是代為接受訴訟行為的一種內容。
(5)向受送達人在我國領域內設立的代表機構或者有權接受送達的分支機構、業務代辦人送達。這種送達方式包括兩種情況:①涉外訴訟的當事人是外國企業或組織,人民法院不便向其直接送達訴訟文書,如果這些外國企業或組織在我國設有代表機構的,人民法院可以向其送達訴訟文書;②涉外訴訟的外國企業或組織在我國未設代表機構,但在我國有它的分支機構或它的業務代辦人,如其分支機構或者業務代辦人有權代表外國企業或組織進行活動,其活動的結果由該企業或組織承受的,人民法院可以將訴訟文書直接送達給該分支機構或業務代辦人。
(6)向受送達人郵寄送達。郵寄送達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送達方式,目前為大多數國家所接受。郵寄送達有一個限制條件,即受送達人所在國的法律允許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七條第一款第(六)項規定:“受送達人所在國的法律允許郵寄送達的,可以郵寄送達。”我國人民法院在采用的郵寄送達方式時,要注意被送達國的立法和實踐是否允許使用該方式,如果使用不當,會引起外交上的沖突。
該項還規定:“自郵寄之日起滿6個月,送達回證沒有退回,但根據各種情況足以認定已經送達的,期間屆滿之日視為送達。”這里的“各種情況”,是指各種正常情況,諸如戰爭、自然災害等除外。
(7)向受送達人公告送達。公告送達是在當事人住所和居所不明確,而且用以上的方式不能送達時才能采用。
公告送達一般是由人民法院將需要送達的訴訟文書內容,刊登在國內外報紙上,以告知受送達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七條第(七)項的規定,公告期為?6個月,滿6個月即視為送達。
二、涉外合同能否采用書面以外的方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0條的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書面、口頭或者其他形式;但對于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則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也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如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而實際上沒有訂立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0條的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書面、口頭或者其他形式;但對于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則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也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如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而實際上沒有訂立書面合同的,應當認定合同不成立。如果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而實際上沒有訂立書面合同,若一方當事人已履行主要義務且對方接受的,則可以認定合同成立。
另外,根據我國加入《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時所作的保留,對于我國與該公約締約國當事人之間的國際貨物銷售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涉外合同文書怎樣送達”問題進行的解答,涉外合同訴訟中,涉外合同訴訟文書的送達方式依受送達人居住地點的不同而有所區別,當事人可以通過依條約規定的方式送達、通過外交途徑送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稅如何征收
2020-11-19遺囑公證去哪里辦
2020-11-09字體侵權如何賠償由誰負責
2020-12-25貸款擔保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2-24酒駕造成車禍造成傷亡怎么處理
2020-12-08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0-11-29如何預防拖欠工程款
2021-02-19委托合同中對任意解除權的排除約定效力如何
2021-01-15子女贈予父母的房產可以變更回來嗎
2020-11-30交通事故同等責任怎么賠償
2021-02-02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8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2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外包的意義
2020-12-16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旅游人身意外險有什么規定
2021-01-14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