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銷合同造假的后果,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購銷合同造假的后果
貸款詐騙罪(《刑法》第193條),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蛘咭云渌椒ǎp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行為。貸款詐騙罪屬于金融犯罪的一種。
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為支持生產,鼓勵出口,使有限的資金增值,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有時也要根據經濟合同發放貸款,有些犯罪分子偽造或使用虛假的出口合同或者其他短期內產比很好效益的經濟合同,詐騙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
只要知道對方貸款的目的是騙貸就構成此罪,構成共犯,量刑稍輕。
公司行為,由公司承擔責任。如果公司純粹是以犯罪目的而成立的,則公司所有成員需承擔刑事責任。
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根據《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第四十三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該商業秘密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八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第五十九條 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
對于購銷合同造假行為,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這種行為都是一種違法行為。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應該遵紀守法,否者會受到相應的法律制裁。希望本文的內容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買賣步驟是什么
2021-01-26農民工工傷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0有限公司章程范本(一)
2020-12-27借款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2-12新交規酒駕如何處罰
2020-12-20脅迫婚姻需要證據嗎,都需要哪些證據
2020-12-02派遣員工如何中止合同
2020-11-26怎么區分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
2020-11-25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由家屬代簽解除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3-25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工資停發多久算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0-12-27工費必須繳納嗎
2021-02-13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離婚時人壽保險如何分割
2020-11-11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29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保險公司可以隨意停售在售短期健康險嗎
2021-03-07安全責任事故保險拒賠的理由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