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方違反合同有何補救方法
1、不交貨
交貨是賣方的一項最基本的義務,對賣方違反買賣同規定拒絕交貨,各國的法律規定不同:
大陸法系國家規定:當賣方拒絕交貨時,買方可采取實行履行救濟方法,是指債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按照合同規定履行交貨義務;同時買方也可采取解除合同、請求損害贈償的救濟方法。
英美法系國家則強調:一切合同義務都當事人所作為的許諾,即使做出許諾的一方沒有過失,也構成違約,同樣應承擔違約責任。
《公約》規定:在賣方拒不交貨的情況下,可采取以下三種救濟主法:
(1)要求對方履行交貨義務;
(2)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撤銷合同;
(3)請求損害賠償。
2、延遲交貨
《公約》在延遲問題上的處理方式,?參照《德國民法典》的做法,在第49條規定,只有當賣方延遲交貨構成根本違反合同時,買方才可以撤銷合同。《公約》還規定,無論買方采取保種救濟方法,都不妨礙買方請求損害賠償的權利,即使買方已經以賣方遲延交貨為理由撤銷其合同。
3、貨物與合同不符
當賣方所交付的貨物在品質、規格、數量或包裝等方面與合同約定不相符時,買方應采取哪些補救方法,各國法律有不同的規定。
《公約》規定,即買方應在發現或應發現不符情形后一段合理時間內通知賣方,說明不符情形的性質,否則即喪失聲稱貨物不符合同的權利。一般情況下可采取以下幾種救濟方法:
(1)要求交付替代物;
(2)要求對不符合同的貨物進行修補;
(3)在寬限期內履行;
(4)要求減低價格;
(5)交貨部分合格的情況下,不能全部解除(如果是機械配件可以)。
(6)撤銷合同(解除合同);
(7)請求損害賠償。
相關知識:有哪些常見的違約行為
違約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違反合同約定,造成一方或各方利益損失時,應當依法承擔彌補利益損失的責任。常見的違約行為有以下幾種:
1、當事人由于一些可以克服的客觀條件的影響,沒有如期實際履行合同,而是拖延履行或干脆不履行。如貨源緊張造成遲延交貨、資金周轉不足造成逾期交貨、“三角債”、連環合同形成的相互債務拖欠。
2、當事人由于自身的主觀原因不按照合同約定的義務履行,即雖有履行義務的能力和條件,但卻以種種理由拖延履行或拒絕履行,常見的現象有有貨不交、拖欠貨款、轉移財產、賴賬不還等。
3、當事人履行的合同義務不符合合同的要求,履行標的不當。常見的有產品的品質出現問題,包括質量與要求不符、標準不符、產品有瑕疵等;交付的工程項目驗收不合格,保管物損壞,代理權不明確出現濫用代理權等。
對于這個問題,買賣雙方需要進行詳細了解,才能更好的利于合同的履行,特別是當賣方出現違約的時候,最好是進行相關的補救,來減少相應的經濟損失,這點十分重要。如果您還有其他相關的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加盟店公司解散了保證金能退嗎
2020-11-27雇傭關系手指骨折損害賠償多久期限有效
2021-01-28病假和醫療期的區別是怎樣的
2021-02-25出版單位應如何避免侵權
2021-01-10重婚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2-01交通肇事責任認定多久出來
2020-11-25自愿放棄房產聲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農村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多少
2020-11-18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農田非法在別人土地上取土如何處罰
2021-02-14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的意義及完善建議
2020-11-22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初探
2021-01-25保險的特點都有哪些
2021-02-13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1-15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生育保險是否屬工資福利
2021-01-28二手車車險不予理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