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責任都是嚴格責任嗎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第374條規定:“保管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損害贈償責任,但保管是無償的,保管人證明自已沒有重大過失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第406條規定:“有償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過錯給委托人造成損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應該注意的是,統一合同法總則上規定合同責任為嚴格責任,但分則規定:“因贈與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贈與的財產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損害贈償責任。”第374條規定:“保管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損害贈償責任,但保管是無償的,保管人證明自已沒有重大過失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第406條規定:“有償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過錯給委托人造成損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無償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委托人造成損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分則這三條與107條存在著極大差異,第108條、374條、406條確立的過錯責任完全排除了第107條確立的嚴格責任的適用。可見總則規定的嚴格責任原則并非絕對化,應對其全面地理解和運用。窺一斑而見全貌,無償合同違約歸責原則采過錯責任有其依據和合理性。
無償合同違約歸責原則是什么
我國原有合同法違約責任歸責原則是過錯責任原則。從世界法治的演進歷史看,原有的歸責原則存在一定的缺憾。統一合同法借鑒了英美法系的合同違約歸責原則,對傳統的歸責原則提出了挑戰,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由于這個條文中并未出現:但當事人能夠證明自已沒有過錯的除外的字樣,因此理論與實踐界普遍認為統一合同法完全采用嚴格責任原則。我們認為對這一條的理解,不能望文生義,換言之,統一合同法所采用的嚴格責任原則,是與國際慣例接軌,適用于權利、義務對等的有償合同毋庸置疑,但并不是無過錯責任的絕對化,對于有效成立的不支付對價的無償合同則要區別對待,應采過錯責任為宜。
所謂歸責原則是指基于一定的歸責事由而確定行為人是否承擔責任的法律原則。一般分為兩類:嚴格責任原則也稱無過錯責任原則即不論違約方有無過錯,若非存在法定免責事由,只要未履行合同義務就必須承擔違約責任;過錯責任原則即違約方不履行合同義務須有過錯才承擔違責任,無過錯則不承擔責任。在嚴格責任原則下,合同受害方只須證明違約方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合同的事實,無須證明違約方主觀上是否有過錯,違約方亦無須證明自已對于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合同主觀上無過錯,只要有違約行為就應當承擔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合同責任是不是都是嚴格責任金”問題進行的解答,合同責任并不都是嚴格責任,但統一合同法總則上規定合同責任為嚴格責任,但總則規定的嚴格責任原則并非絕對化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補充協議主體與主合同主體要一致嗎
2020-12-07高樓墜物把人砸傷物業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2021-01-12企業法律顧問能否代理訴訟
2020-12-17未婚生子會被罰款嗎
2021-01-07車禍傷殘鑒定時間
2020-11-18交通事故處理責任認定有期限么
2021-01-05挪用公款 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7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交通事故簽了責任書多久賠償
2020-11-23學生課間玩游戲受傷學校該負責任嗎
2021-01-04房地產開發五證指什么
2021-01-29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020-12-07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仲裁申訴時效如何計算?
2021-02-25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3教育金屬于哪種險種
2020-12-08家庭財產保險條款
2020-12-02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如何簽訂保險合同,怎么看懂保險合同
2020-11-20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損失補償原則有哪些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