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止履行合同的理由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國合同法》中中止合同的理由,第六十八條(不安抗辯權)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喪失商業信譽;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第七十條?(不安抗辯權的行使)當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解除合同。
2、勞動合同中中止履行合同的理由
《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勞動合同期限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中止履行:
勞動者應征入伍或者履行國家規定的其他法定義務的;
勞動者暫時無法履行勞動合同的義務,但仍有繼續履行條件和可能的;
法律、法規規定的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情形。勞動合同中止情形消失的,勞動合同繼續履行,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根據該條規定,勞動合同當事人有以上三種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可以中止履行。這里的中止履行,是指勞動合同因故暫停履行,待中止情形消失后又恢復履行。適用該條規定的條件是:當事人發生法定事由或約定事由致使勞動合同暫時無法履行,但當事人仍有繼續履行的條件和可能。適用該條規定的程序是:當事人因法定事由或約定事由暫時停止勞動合同的履行,停止履行期間雙方當事人互不承擔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在中止情形消失后當事人又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并恢復相互承擔合同約定義務的責任。現實中,當事人因故無法履行勞動合同的情況經常發生,但雙方又有繼續履行合同的條件和可能,為了維護勞動關系的穩定及解決當事人之間的勞動權利義務關系,《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的這一規定對勞動合同當事人在履行過程中的非正常履行情況制定了規范。
二、合同中止履行的概念
中止履行:指在合同義務履行之前或履行的過程中,由于某種客觀情況的出現,使得當事人不能履行合同義務而只能暫時停止的情況。所謂中止履行只是暫停履行或者延期履行,但履行義務仍然存在;在后給付義務人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中止履行合同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并非一切理由都能使得合同中止,非法定理由導致合同中止,該合同方應該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這樣的規定保障了被中止合同方的權利利益,同時也能對整個合同的履行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更多相關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有效變更涉外離婚撫養權
2020-12-16公司名稱被搶注商標使用可否起訴侵權
2021-02-07經濟犯判五年能假釋嗎
2021-01-16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繼續賠償費用問題
2020-12-17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如何書寫一份有效的遺囑
2020-11-09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非完全民事能力人怎樣行使繼承權
2021-03-14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能要回給妻子的彩禮嗎?
2020-11-26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沒資格證開車保險陪嗎
2020-12-03公眾責任險投保的意義
2021-01-23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有什么內容
2020-11-29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