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原因沒簽成合同怎么辦
締約過失責任,又稱先契約責任,有的學者直接稱為締約過失。我國《民法通則》和《合同法》均未規定締約過失責任的具體概念。但《合同法》第42條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綜合而言,締約過失責任是指訂立合同過程中締約一方當事人因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所應承擔的先合同義務而造成對方信賴利益損失時所應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
并不是只有簽定合同才承擔法律責任,合同成立前及合同履行完畢后雙方當事人也要遵守“誠實信用原則”,盡到保密、通知、協助等合同的隨負義務。
二、對方不履行合同怎么辦
如果對方不履行合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對方繼續履行或者解除合同賠償相應的損失。
對于其他不履行合同的處理,合同法也作出救濟的方法: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1、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2、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或者報酬的,對方可以要求其支付價款或者報酬。
3、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①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②債務的標的不適于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③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4、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5、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6、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因為對方原因沒簽成合同的情況下,另一方其實也很難去追究對方的法律責任,畢竟雙方還沒有簽約,很難去追究對方的法律責任。對方原因沒簽成合同另一方覺得對方的行為給自己帶來了損失,這時候可以找律霸網律師給自己制定好的解決方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案件被裁定超時效怎么辦
2020-11-28連帶責任保證是否應當在保證期內起訴
2021-01-13連帶與按份共同保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2企業向求職者收取風險抵押金合法嗎?
2021-03-15企業破產內退職工的補償金如何計算
2020-12-29冰毒販毒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毆打他人怎么處罰
2021-02-25未婚生子男方不給撫養費有什么后果
2020-11-09民事發回重審幾次為限
2021-01-15肇事致人死亡肇事者逃逸怎么處罰
2021-03-03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的法律效力怎么樣
2020-11-25合同債權債務什么時候一起轉讓
2020-12-25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房產證可以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08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做了財產保全的就一定能執行嗎
2020-12-01保險合同生效的含義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8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