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糾紛走法律程序有效嗎(《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出現合同糾紛時,走法律程序解決糾紛是有效,并且是最有效的解決方式,包括申請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條?【合同爭議的解決】
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
當事人不愿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二、如何確定合同履行地
在實踐中確定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的難點,在于合同履行地的確定,理解和適用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履行地以當事人約定為準。除有例外,在通常情況下,合同履行地都以當事人合同中約定的履行地作為履行地。
2、當事人簽訂合同后并未實際履行,合同中約定的履行地是否可以作為管轄的依據,則區分情況來確定。如果當事人雙方的住所地均不在約定的履行地的,則此合同糾紛只能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如果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住所地在約定的履行地,則該履行地可以作為管轄法院的確定依據。
3、實踐中還會遇到大量當事人未約定履行地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則應根據合同的不同性質,來確定履行地,因為,合同性質不同,履行地的確定也就存在差別。
4、合同的名稱與合同所涉權利義務不一致時,應當按照合同的權利義務來確定合同的性質并由此確定合同的履行地;如果按照合同的權利義務內容難以確定合同性質的,則應結合合同名稱和合同權利義務的內容來判定合同性質,如果合同名稱與部分權利義務內容相符的,以合同名稱來確定合同性質,進而確定合同的履行地。
三、最新資訊(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條?【法律適用】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七十七條?【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出現合同糾紛時,走法律程序解決糾紛是有效,并且是最有效的解決方式,包括申請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租人需要交物業費嗎,物業索要物業費怎么辦
2021-03-16死亡事故認定書下來會拘留嗎
2020-11-10公司墊付醫藥費的是否需要償還
2021-03-19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緊急措施有哪些
2020-11-15仲裁機關是行政機關嗎
2021-01-09沒煙草證賣煙怎么處理
2021-03-21哺乳期被裁員賠多少
2020-12-04債權人申請破產流程
2021-02-13購房黃皮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4新三板掛牌上市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31商業銀行是否需要公布上一年度的經營業績
2021-02-09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不安抗辯時能不能解除合同
2021-03-24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產品責任保險與產品質量保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投保單非親筆簽名引發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7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意外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1-01-09拼車可能涉及到哪些保險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