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構成違約,其提供的旅游服務質量存在瑕疵,造成游客心理和精神不愉快,旅行社應當對游客因旅行社違約造成其心理不愉快的精神損失予以賠償。我們認為,民事責任分為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違約責任是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違反合同約定所應承擔的責任。
違約責任是一種財產責任。違約主要是造成當事人的財產損失,一般情況下違約并不導致當事人精神利益受到損害,因此,違約責任主要目的在于彌補合同權利人因對方違反合同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對違約造成的損害原則上不適用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不能納入違約責任范圍。
什么情況下適用精神損害賠償?我國《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是在侵權民事責任范疇中規定精神損害賠償的。《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對公民、法人的姓名權(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公民的肖像權侵害時才可以適用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3月8日發布《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作了更明確、具體的規定,精神損害賠償適用于下列侵權情形:
(1)侵害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2)侵害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3)侵害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4)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權或其他人格利益;
(5)監護權被侵犯,致使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侵害;
(6)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受到永久性滅失或毀損;
(7)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
旅游合同糾紛發生是由于旅行社不能按照旅游合同約定的質量向游客提供服務,如吃、住、行、游、購、娛樂等服務質量有缺陷,給游客造成財產損失,旅行社對此承擔的民事責任是違約責任,承擔違約責任方式有賠償經濟損失、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承擔違約金等責任。國家旅游局1997年發布《旅行社質量保證金賠償試行標準》,對旅行社提供吃、住、行、游、購、娛樂等服務未達到約定標準應如何賠償損失作了具體、量化的規定,如該《標準》第8條第1項規定:“導游擅自改變活動日程,減少或變更參觀項目,旅行社應退還景點門票、導游服務費并賠償同額違約金。”可見,旅游合同糾紛,旅行社對游客承擔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由于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只適用于侵權糾紛,不適用合同糾紛,旅游合同糾紛不適用精神損害賠償。雖然旅行社的違約行為可能會給游客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心理、精神的不愉快,但并未造成游客精神痛苦,不具備《民法通則》的精神損害賠償適用條件,因此,旅游合同糾紛不存在精神損害賠償問題。
在處理旅游合同糾紛游客提出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時,考慮到旅游畢竟含有一定精神愉悅因素,對旅行社和游客雙方當事人作調解工作時,責令旅行社對其服務不周向游客賠禮道歉,往往有助于糾紛解決,使旅行社不能僅以賠禮道歉等非財產責任方式來代替其應負的違約賠償責任,同時也不可犧牲旅行社合法利益去滿足少數游客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法的最新解釋
2020-12-30銀行可以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嗎
2021-03-01非職務發明的申請權屬于誰
2020-12-062020最新交通事故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31丈夫意外身亡公婆捏著賠償款不放
2021-02-02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訂婚后女方要求退婚怎么辦
2021-01-09贍養包括小孩嗎
2021-02-07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侵權損害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15房產抵押有相關的合同嗎
2020-12-03提存貨物滅失的責任
2021-02-18借款擔保協議保質期有多久
2021-02-28什么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13公司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09壽險投保指南
2021-03-10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簽定家庭財產兩全保險合同需注意事項
2021-03-13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0-12-30適用保險合同解釋原則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