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合同的從屬性決定了保證人的責任不應超過主債務的范圍。保證合同是從合同,保證人所負擔的債務是從債務,保證制度是為了充分保障債權人利益而設立的法律制度。保證債務的效力取決于主債務的效力,它從屬于主債,是對主債效力的補充和加強。主債務無效,保證債務亦無效;主債務消滅,保證債務亦消滅;主債務的范圍如何,保證債務就只能在這一范圍內約定。因此,擔保法第二十一條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的規定只能作目的性限縮解釋,不完全適用自愿自由的合同訂立原則。
另行約定保證人負擔違約金將導致保證人無法在事后通過追償維護自己的權利。保證合同的具有單務性,保證人一方在保證合同中僅負有義務,而不能享受權利。但是保證人履行債務后,可以向主債務人行使追償權,從而使自己的損失得以彌補。保證單獨約定保證人的違約責任顯然不在主債務范圍以內,保證人因此得不到有效的補償。事實上,保證人對主債務全部債務承擔責任已經足可以保障債權人之利益,已經可以實現保證制度的目的。故從法律的目的性解釋角度我們不宜支持超出主債務范圍約定保證人的責任。如果違背了這一原則,就會在解決主債權的利益平衡問題后,又出現從債權當事人之間新的利益不平衡。這顯然也不符合法律的初衷。
另行約定保證人負擔的違約金很可能過分高于債權人遭受損失。一般地,主合同的全部債務可以包含主債權本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甚至實現債權的費用(如差旅費、食宿費、律師費),已經可以充分而有利地彌補債權人損失,保障債權人利潤,并且可以對違約的被保證人、保證人實現一定的懲罰的目的。如果在保證合同中另行再約定保證人的違約金責任,則會使債權人得到兩份違約金,因而重復獲利;相對應的,保證人會承受雙重責任,懲罰過重。這顯然有違約民法的公平原則。同時,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適當減少。以此類推,兩份違約金一般會過分高于債權人的損失,于法仍應進行調整。
擔保合同本身就是為了保證合同能如期履行而簽訂的,如果合同當事人違約沒有履行相應的義務,擔保人是有義務替債務人履行的,至于合同里面的違約責任,保證人是不用一起承擔的。如果您咨詢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6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由誰提出
2021-03-02股權眾籌融資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3-22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受讓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6肇事司機死亡誰賠償給受害人
2020-11-23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理解與應用
2021-01-03發回重審的案件能否移送管轄
2020-11-14民事執行的基本準則有哪些
2020-12-15仲裁委裁決下來養老,單位仍然不給怎么辦
2021-03-22格式合同都屬于要式合同嗎
2020-12-10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培訓班的安全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6已登記的地役權的可以單獨申請登記嗎
2021-02-15民政管土地糾紛嗎
2020-12-18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意外險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16家庭財產保險索賠的注意事項
2021-03-02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