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實體審理的若干問題
(一)承運人的損害賠償責任
1、歸責原則:承運人承擔貨物損害賠償責任不以主觀上是否存在過錯為要件,而僅以貨物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毀損、滅失為要件,采取嚴格責任原則。
承運人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舉證責任:托運人對其與承運人存在運輸合同關系,以及貨物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毀損、滅失承擔舉證責任;承運人對《合同法》規定的免責事由承擔舉證責任。
3、賠償額的確定:
(1)約定標準。即當事人在運輸合同中已明確約定了賠償數額或計算方法的,應按照當事人的約定確定賠償數額;
(2)法律規定的補充標準:一是允許當事人通過協商簽訂補充協議;二是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認;三是依照上述方式仍不能確定貨物毀損、滅失的賠償額的,按照交付或者應當交付時貨物到達地的市場價格計算;
(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特殊確定標準。由于當事人對運輸過程中貨物毀損、滅失風險承擔上存在差異,故法律、行政法規如《鐵路法》、《民用航空法》針對具體運輸方式的賠償限額和計算方法有特別規定的,從特別規定。但由于承運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不適用賠償限額的規定。
(4)承運人制訂的有關賠償金額的格式條款被認定為無效的,按照交付或者應當交付時貨物到達地的市場價格計算。
(二)托運人的違約責任
1、未按約定時間和要求向承運人交付貨物或者有關文件的,應依《合同法》的約定承擔繼續履行、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2、違反運輸危險品的規定,應當采取補救措施、支付違約金、賠償實際損失;
3、未妥善包裝貨物致他人財產、人身損害,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4、收貨人不明或者收貨人拒絕受領貨物的,托運人應當承擔責任。
(三)收貨人責任
1、未付清應由其支付的運費及其他運輸、保管費用的,應支付該費用并繳納滯納金;
2、逾期提取貨物的,應支付保管費;
3、受領貨物的過程中導致運輸工具、設備或者第三人的貨物發生毀損、滅失的,應當賠償承運人或者第三人的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模擬拆遷達到多少比例可以拆
2021-03-17什么是假釋?假釋的條件是什么?假釋的考驗期多長
2021-02-26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的機構有哪些
2021-01-26職業病待遇包括哪些
2021-01-31交通事故認定要花的時間是多久
2021-01-16酒駕造成車禍造成傷亡怎么處理
2020-12-08如何確定交通事故受訴法院
2021-02-04有限合伙承擔什么風險
2020-12-02排除妨礙和排除妨害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3交通事故可否異地起訴
2020-12-08如何正確認識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2021-02-27做路橋工程摔傷如何索賠
2020-12-08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業主要求罷免業主委員會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7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人事代理
2020-12-27被強迫辭職如何處罰
2021-03-17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對勞動仲裁期限中止中斷解釋嗎?
2021-01-03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