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中最大的糾紛在于撫養權糾紛以及財產分割糾紛。很多人因為這兩項糾紛鬧得不可開交。法院會根據具體情形做出判決,決定房子的所有權。此時,雙方應該積極配合,進行房產過戶。但是,現實中也存在不配合過戶的現象,那么需要強制執行。那么離婚房產強制執行過期的后果是什么?
第一,未在法定的申請執行期限內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喪失了向法院申請執行的權利。理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限,雙方或者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一年,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該法條第二款還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限“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計算”,這個規定是非常明確的。審判實踐中應當而且必須遵照執行,沒有任何余地。權利人未在法定期限內申請執行,便喪失了請求法院強制執行保護其合法權益的權利。即使雙方當事人于判決或調解生效后達成新的還款協議,也并不能引起法定申請執行期限的更改。因此,不能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第二,達成的還款協議,可視為雙方形成新的債權債務關系,如未按協議履行,可依據協議重新向法院提起訴訟。理由是:達成新的還款協議,是針對法院調解書實際履行中出現的問題而產生,是對未履行部分如何履行進行的重新約定,也即重新確定欠款數額和履行期限,雙方之間因此而產生新的民事法律關系。法院的調解協議已被新還款協議所取代,雙方達成新的還款協議所形成的債權,已成為自然之債,可自行向對方索取,也可以不履行還款協議為由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六條規定申請執行的前提是“一方拒絕履行的”,這應當解釋為,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應在義務人不自覺履行或不認可履行的情況下進行,而對方并沒有拒絕履行,只是履行得不及時或不完全。因此,應當允許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這一種意見實際屬于執行方面的問題,就我國目前申請執行期限的法律規定,還不能以某個人的認識為標準,可以到法院立案庭交涉,或許予以立案,若不立案,可立馬選擇起訴。
一般強制執行的時間為六個月。如果其中一方沒有在規定的申請執行時間內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那么就會失去申請權利。對于離婚財產分割的糾紛,當事人雙方要嚴格區分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并依法履行責任,避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離婚時如何處理夫妻共同債權問題
離婚不給撫養費怎么辦?
離婚協議書的格式是怎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侵權如何處罰,處罰方式有哪些
2021-01-26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如何避免事故
2021-03-17同一交通事故兩個受損失的可以同案起訴嗎
2020-11-13離婚后一方過度糾纏一方怎么辦
2021-01-24夫妻共同債務的法律規定
2020-12-01解除收養關系糾紛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04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范圍
2021-01-28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假學歷入職國企十年如何處理
2020-11-15調崗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23江西藍天學院專職人員調崗申請表
2020-11-29勞動爭議案件舉證指引最詳細
2020-11-15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什么是旅行社責任險條款
2021-02-13從《保險法》的角度看待保險人的賠付
2020-12-01司機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照樣得賠
2021-03-04出事后保險公司要通話記錄做什么
2021-01-06保證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2-14愛車被冰雹砸成麻臉車險怎么賠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