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執行死刑方式有哪些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對死刑犯罪分子,可以采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而死刑可以在刑場或者指定的羈押場所內執行。
第二百六十三條?人民法院在交付執行死刑前,應當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派員臨場監督。
死刑采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
死刑可以在刑場或者指定的羈押場所內執行。
指揮執行的審判人員,對罪犯應當驗明正身,訊問有無遺言、信札,然后交付執行人員執行死刑。在執行前,如果發現可能有錯誤,應當暫停執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執行死刑應當公布,不應示眾。
執行死刑后,在場書記員應當寫成筆錄。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執行死刑情況報告最高人民法院。
執行死刑后,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罪犯家屬。
二、死刑立即執行中止情形有哪些
執行死刑命令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或者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簽發,然后由高級人民法院交付原審人民法院執行。原審人民法院接到執行死刑命令后應當在7日內交付執行。但是,原審人民法院在執行死刑之前如果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停止執行死刑,并且立即報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1、在執行前發現判決可能有錯誤的。
2、在執行前罪犯揭發重大犯罪事實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可能需要改判的。
3、罪犯正在懷孕。
核準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或者高級人民法院接到停止執行死刑的報告后,應當認真進行審查核實,經審查后可以根據不同情況作出如下處理辦法:
一是進行改判。人民法院認為判決確實有錯誤,或者罪犯確實揭發了重大犯罪事實,或者確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按照死刑復核程序予以改判;對正在懷孕的犯罪分子也應當予以改判。這樣,原來的死刑判決就不再執行了。
二是恢復死刑的執行。人民法院確認原判決沒有錯誤;或者確認罪犯檢舉揭發重大的犯罪事實等情況不屬實;或者罪犯雖有揭發犯罪事實等立功表現,但不需要改判,仍然應當執行死刑的。對這種情況,必須由原核準死刑的人民法院院長再次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恢復死刑的執行。
執行死刑時,負責指揮執行的審判人員,對罪犯應當驗明正身,即應當查驗清楚將要交付執行的罪犯確系被判處死刑者本人。為此,不僅應認真核對罪犯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職業和住址等,還要核對其犯罪事實,同時還需訊問其有無遺言、信札,然后交付執行人員執行死刑。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對死刑犯罪分子,可以采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而死刑可以在刑場或者指定的羈押場所內執行。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村里簽的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7股權轉讓價格等于注冊資金或實際出資嗎?
2021-02-21用電信息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3-18車禍出院后應該該先走哪個程序
2020-12-18外匯管制的對象是什么
2021-03-20婚前財產協議要怎么樣簽訂
2021-01-11贈與房產不可要回的情形
2021-01-16房產抵押擔保是否必須公證
2021-01-12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超市顧客摔傷保潔公司賠償是怎樣的
2021-03-01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在辦保險之前開過三高的藥物,會影響理賠嗎
2020-12-07人壽保險索賠需經過哪些步驟
2021-03-11交通意外保險協議
2020-11-24承包的土地可以領取糧補嗎
2021-01-05集體土地流轉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流轉問題的對策有哪些
2021-02-19拆遷安置房名額轉讓協議糾紛怎么解決
2020-11-24房拆遷安置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18申請信息公開對提高征地拆遷補償有什么作用
2021-02-10茂名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