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合同法》第53條規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1)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2)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損失的。”這是規定了合同法中法定無效條款。
所謂免責條款,是指合同中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在免除或者限制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未來責任的條款。在現代同發展中免責條款大量出現,可以概括為以下四種:一是全部免責條款,按此條款,未來的受害人放棄將來對本應承擔責任的人提出的全部賠償請求。二是部分免責條款,按此條款,受害人事先同意接受以特定方式計算的,不超過一定數額的有限賠償。三是以時間限定的免責條款,約定受害人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出自己的請求,逾期不再享有有請求賠償的權利。四是通過罰款的免責條款,這種條款,當事人同意在以后發生損害時將支付一筆固定數額的款項于受害人,即免除責任。
一般而言,免責條款屬于合同的組成部分,應當奉行合同自由原則。但是,為了保護合同當事人,尤其是處于弱者地位的當事的利益和公序良俗,我國《合同法》第53條明文規定,合同中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1.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免責條款無效。在合同訂立或者履行過程中,一方造成他方人一身傷害的,構成侵權責任。而“禁止免除對人身傷害的侵權行為責任,是各國立法和實務的一致立場。”我國《合同法》也不例外。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免責約定,實際生活中隨處可見。諸如:病人動手術前,醫院讓其家屬在保證書上簽字“所發生的一切后果,醫院概不負責”;雇工合同中約定“工傷概不負責”等。其實,在我國司法實踐中早就確立了一項法律原則:有關人身傷害的侵權行為免責條款絕對無效。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雇工合同應當嚴格執行勞動保護法規問題的批復》中指出:“經研究認為,對勞動者實行勞動保護,在我國憲法中已有明文規定,這是勞動者所享有的權利。張學珍、徐廣秋身為雇主,對雇員理應依法給予勞動保護,但他們卻在招工登記表中注明工傷概不負責”。這種行為既不符合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也嚴重違反了社會主義公德,應屬于無效的民事行為。
需要說明的是,從“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免責條款無效看,行為人是故意所為,還是過失所為,均不能免責,都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2.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免責條款無效。根據過錯程度決定免責條款的效力,為各國民法所采納。如《德國民法典》第276條第2款規定:“債務人因故意行為而應負的責任,不得預先免除”。《瑞士債務關系法》第100條第1款規定:“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之責任,預先免除之合意者無效。”我國臺灣地區“民法”第222條規定:“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之責任,不得預先免除。”我國《合同法》第53條對此亦作出了明文規定。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回遷房補房款有期限嗎
2021-03-19存量競爭是什么
2021-01-29施工班組安全合同格式
2020-11-20侵害人身權原告代理意見
2021-02-02股權轉讓后的股權比例不變屬于股權變更信息嗎
2020-12-23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有哪些積極意義
2021-03-25怎么申請脫離親子關系,有哪些法律途徑
2021-01-05法定監護人是否具有繼承權利
2021-03-16借條法院起訴流程有哪些
2021-01-24銀行轉賬能證明贍養費嗎
2020-11-16婚內協議書需要公證嗎
2021-03-05反擔保合同的效力與實現條件
2020-12-09繼承權的放棄有什么要求
2020-12-23雇傭關系雇主怎樣免責
2020-12-28購買集資房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23勞動法關于簽署了無固定期限合同裁員賠償
2021-01-20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0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3-09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