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合同的效力是怎樣的
一般情況是有效的,但在以下兩種情況下無效:
1、違反民法和合同法強行性規定的格式條款無效
“所謂民法和合同法強行性規定,是指不依賴于當事人意志而必須無條件適用的法律規范,此類規范僅依法定事由的發生而適用,且內容不得以當事人意志改變或刪除。”因此,如果格式合同條款的內容違反了法律強制或者禁止性規定,無論是否基于自由意思而訂立,都應該認定為無效。“以強行性規制技術調整格式合同條款,使格式合同失卻效力,不僅表明了法律對某些格式條款的堅決態度,同時也昭示了法律對社會生活的一種干預。”
2、違反民法基本原則的格式條款無效
“由于格式合同條款訂入合同并沒有雙方當事人的協商,即使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內容,相對人也無法提出異議,對此類合同條款,就應當依據民法基本原則,如公序良俗原則、誠實信用原則、顯失公平原則、平等互利原則等作為判斷依據。”
在各國立法與司法實務中,主要采取了三個民法基本原則作為判斷格式合同條款效力的依據,即公序良俗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和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1)嚴禁權利濫用原則。所謂權利的濫用,系指權利人行使權利背離權利本旨或超越權利界限之違法行為。法律對此行為予以否認或限制其效力,即為禁止權利濫用原則。我國《民法通則》第7條規定,民事活動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第58條規定,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為無效。這些規定在我國確立了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2)公序良俗原則,即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原則是行使民事權利和從事民事行為的基本指導原則,對于合同中違反公序良俗的內容,各國法律均認為無效。我國《合同法》第7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這實際上包括了公序良俗原則。所以,格式合同條款的內容如果違反公共秩序,應當認定為無效,從而不發生拘束合同相對人的效力。
(3)誠實信用原則,我國《民法通則》第6條規定:“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合同法》第6條也明確規定:“當事人在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時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不得有欺詐行為。”
誠實信用原則是現代民法最基本的指導原則;在對格式合同條款的效力進行規范時,首先就應當考慮如何借規范格式合同條款的內容,以維護合同當事人間利益之均衡,從而保障合同正義。在民法的基本原則中,可以維護合同當事人利益的均衡為優先目的者,當屬誠實信用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1-30扶貧搬遷后田地收回嗎
2020-11-29連帶責任保證是否應當在保證期內起訴
2021-01-13開遠光燈出車禍誰負責
2020-12-19支票背書的處理方式是怎樣的
2021-01-05探望權中止事由是什么
2021-03-07訂婚了對方想退婚怎么辦
2021-02-22協議管轄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13小產權房可以打官司嗎
2021-01-23如何區分挪用公款與借貸公款
2021-03-02合同無效錢要退還嗎
2021-03-17暑托班小朋友受傷了家長要求賠償怎么辦
2021-02-25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雇傭關系受傷怎么賠
2020-12-11北京市勞動合同書示范文本(2008版)北京公司法律顧問律師
2021-01-19投保人主的需明消費存在什么問你題呢
2021-01-05保險公司中需要罰款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12巨額保險賠償金遇繼承權爭議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