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和公司簽合同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論法人或是自然人。因此個人和公司可以同等資格地簽立合同。但是屬于必須提供資質的要件之類的合同則另論。
個人與公司怎么簽合同?仍按《合同法》的規定根據雙方明確意愿進行簽立吧。個人寫上姓名和身份證號碼,而公司方要蓋公司公章及法人代表私章或者法人代表簽名。
有效合同
有效合同是指一般來說只有符合法律所規定的生效條件合同,才是有效的合同,否則有可能不僅無效而且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合同的有效要件是法律評價當事人合意的標準,故應不同于合同的成立要件。按《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規定,合同的有效要件應包括: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有學說認為,這三項要件再加上標的可能與合法,作為合同的一般有效要件。一些特殊合同可能有一些特殊的有效要件,如對外合作開采石油合同需要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批準才能生效。
有效要件
下面僅介紹合同的一般有效要件。
意思表示真實
意思表示真實,是指締約人的表示行為應真實地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與表示行為相一致。它作為合同的有效要件,是意思自治原則的當然要求。意思表示不真實,對合同效力的影響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在一般誤解等情況下,合同仍為有效。在重大誤解時,合同則可被變更或者撤銷。在乘人之危致使合同顯失公平的情況下,合同可被變更或者撤銷。在因欺詐、脅迫而成立合同場合,若損害國家利益,合同無效;若未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被變更或撤銷。
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這里的法律,一方面應作擴大解釋,既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通過的法律,又包括國務院頒發的行政法規;另一方面應作縮小解釋,僅指其中的強行性規范,不包括任意性規范。合同不得違反強行性規范,是由合同制度的目的所決定的,為一般的原則。除了法律的強行性規范外,合同還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合同法》第七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這是由于社會生活廣泛,經濟往來繁多,情況復雜,法律不可能將一切情況都規定無遺,故以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作為最后防線。需要注意的是,“社會公共利益”是一個不確定的概念,通常指不特定多數人的利益,凡是我國社會生活的政治基礎、公共秩序、道德準則和風俗習慣等,均可列入其中。違反它的合同嚴重背離合同制度的目的,危害巨大,不能允許。將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作為合同的有效要件,一方面可彌補社會發展使法律調整出現的漏洞和脫節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利于醇化社會道德倫理和整肅社會風氣。
合同標的須確定和可能
合同標的決定著合同權利義務的質和量,沒有它,合同就失去目的,失去積極的意義,應歸于無效。合同標的可能,是指合同給付可能實現。合同標的確定,是指合同標的自始確定,或可得確定。
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這一要件要求當事人能夠了解合同的狀況和法律效果,對保護其合法權益和減少糾紛均具有意義。自然人簽訂合同,原則上須有完全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得親自締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簽訂,但有如下例外:
(1)可獨立簽訂接受獎勵、贈與、報酬等純獲利益,或被免除義務的合同;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簽訂與其年齡、智力和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合同;
(3)可獨立簽訂日常生活中的格式合同或事實合同,如利用自動售貨機、乘坐交通工具、進入游園場所;
(4)簽訂處分自由財產的合同,如學費、旅費等由法定代理人預定使用目的的財產和處分;
(5)其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的合同。按照我國原來的法律規定及其理論,法人簽訂合同嚴格地受其宗旨、目的、章程及經營范圍的制約,超過經營范圍的合同無效。這種做法受到了學說的批評,現已有所發展。
個人和公司簽的合同是有效的,比如勞動合同就是個人和公司簽的合同,有效合同的要件是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合同標的須確定和可能、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企業改制的司法解釋
2020-12-09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09債的擔保是獨立的嗎
2020-11-26交通事故訴訟律師費是多少
2020-12-28對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辦
2021-02-06老人過世,帳戶里的錢無法取出怎么繼承
2021-01-22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工亡的待遇是什么標準
2021-02-18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2013年最新工資改革調整方案
2021-03-21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是如何賠償的
2021-01-05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人身保險存在風險嗎
2021-03-06人身保險合同的糾紛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4保險公司法律責任人由誰擔任
2021-01-01哪些情形不適用快速理賠
2020-11-16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2021-03-26該保險合同是否適用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賠原則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