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誤解與欺詐顯示公平有什么區別
重大誤解與欺詐的區別。重大誤解與欺詐都包含了表意人的認識錯誤問題,二者之間的根本區別在于,在重大誤解的情況下,誤解一方陷入錯誤認識是由于其自己的過失(非故意)造成的,而非受欺詐的結果;在欺詐的情況下,受欺詐人陷人錯誤認識是由于他人實施欺詐行為而誘使自己作出非真實的意思表示,而非自己的過失造成的。
重大誤解與顯失公平的區別。一方利用其優勢或利用對方無經驗而與對方訂立合同,發生顯失公平的后果通常也與對方的重大誤解聯系在一起。重大誤解與顯失公平的區別在于:一方面,重大誤解的合同并不要求后果顯失公平;另一方面,表意人一般不能以自己的失誤主張變更或撤銷合同,但若這種單方誤解導致顯失公平的后果時,法律可給予救濟。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四條?【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后果
所謂效力待定的合同,是指合同雖然已經成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法律有關生效要件的規定,因此其發生效力與否尚未確定,一般須經有權人表示承認或追認才能生效。效力待定合同主要包括三種情況:
1、無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和限制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訂立的合同,必須經其法定代理人的承認才能生效;
2、無權代理人以本人名義訂立的合同,必須經過本人追認,才能對本人產生法律拘束力;
3、無處分權人處分他人財產權利而訂立的合同,未經權利人追認,合同無效。
根據合同法第48條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根據合同法第51條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重大誤解與欺詐都包含了表意人的認識錯誤問題,兩者的區別是重大誤解是無意的,而欺詐是故意的;與顯失公平的區別是法律救濟不同。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費用支付原則是怎樣的呢
2020-12-25獲得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需要履行什么手續
2020-11-17登記地和核發地有什么區別
2021-03-01掛車未投交強險,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7什么是侵占罪,與盜竊罪有何不同
2021-02-07判決書生效后多長時間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1車輛沒過戶怎么簽免責合同
2021-03-04提存貨物滅失的責任
2021-02-18合同保全有哪些功能
2021-02-25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如何才能正確的規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有抵押的房屋可以過戶嗎
2021-03-10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員工未辦理離職手續勞動關系是否還存續
2021-03-23勞動關系解除后用人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手續
2021-02-28兒子非親生離婚可以得到精神損失賠償嗎
2021-02-16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學生在校意外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