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理賠必須遵循的三項原則
(一)重合同、守信用
保險人和被保險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是通過保險合同建立起來的。在處理賠案中,對保險人而言,實際上是保險人履行合同中所約定的賠償或給付義務的過程,而對被保險人而言,則是實現保險權利、享受賠償或領取保險金的過程。所以,保險人在處理賠案時要重合同、守信用,即按照保險合同條款處理賠案。保險合同對保險責任、賠償處理及被保險人的義務等等作了原則性的規定,保險人應遵守條款,恪守信用,既不要任意擴大保險責任范圍,也不要惜賠。
(二)主動、迅速、準確、合理
所謂“主動、迅速”,是指保險公司在處理賠案時積極主動,及時深人現場進行查勘,對屬于保險責任范圍內的災害損失,要迅速估算損失金額,及時賠付。所謂“準確、合理”,就是保險人應正確找出致損原因,合理估計損失,科學確定是否賠付以及賠付額度。任何拖延賠案處理的行為都會影響保險公司在被保險方心目中的聲譽,從而影響、抑制其今后的投保行為,甚至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和后果。因此,保險人在理賠時,應主動了解受災受損情況,及時趕赴現場查勘,分清責任,準確定損,迅速而合情合理地賠償損失。
為了保護被保險人的利益;《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第二十三條規定:“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當及時作出核定;情形復雜的,應當在三十日內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保險人應當將核定結果通知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屬于保險責任的;在與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達成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協議后十日內,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保險合同對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期限有約定的,保險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
第二十五條規定:“保險人自收到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和有關證明、資料之日起六十日內,對其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數額不能確定的,應當根據已有證明和資料可以確定的數額先予支付;保險人最終確定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數額后,應當支付相應的差額。
(三)實事求是
被保險人或受益人提出的索賠案千差萬別,案發原因也錯綜復雜。對于某些損失發生的原因交織在一起的賠案,有時根據合同條款很難作出是否屬于保險責任的明確判斷,加之合同雙方對條款的認識和解釋上的差異,會出現賠與不賠、賠多與賠少的糾紛。在這種情況下,保險人既要嚴格按照合同條款辦事,又不違背條款規定,還應合情合理、實事求是地對不同案情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靈活處理賠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法律意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3互聯網金融涉及哪些法律問題
2021-02-10什么是商標權轉讓,商標權轉讓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11產品侵權商標人有責任嗎
2020-11-08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限額是什么
2021-03-16法定假日加班工資按最低工資給合法嗎
2020-11-19房屋贈與子女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0不同意管轄裁定怎么辦
2020-12-15有產權公寓可以抵押嗎
2021-02-22表見代理追償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7未成年打賞主播可以報警嗎
2021-01-14產假辭退我違法嗎
2021-02-17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人壽保險的類型具體有哪些
2020-12-25家庭財產保險對哪些情況的財產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08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購買人身保險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13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11保險與法:車輛定損誰說了算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