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約的存續期間是指什么
要約的生效時間首先涉及到要約從什么時間開始生效,這既關系到要約從什么時間對要約人產生約束力,也涉及到承諾期限的問題。
我國《合同法》第16條規定,“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可見我國法律采納了到達主義。
要約的生效時間還包括要約的存續期間,也就是指要約可在多長時間內發生法律效力。要約的期限由要約人決定,如果要約人沒有明確規定,則只能以要約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合理期限。具體來說,如果要約沒有明確規定該要約的存續期限,則應區分如下兩種情況:
(1)以口頭形式發出的要約,如果要約中沒有規定承諾期限,那么只有在受要約人立即作出承諾的時候,才能對要約人產生約束力,如果受要約人沒有立即作出承諾,則要約失去效力。
(2)以書面形式發出的要約,如果要約人在要約中具體規定了存續期限(如規定本要約有效期限為10天,或規定本要約于某年某月某日前答復有效),則該期限為要約的有效存續期限;如果要約中沒有規定存續期限,則應當確定一段合理時間作為要約存續的期限。合理期限包括三項內容:要約到達受要約人的時間;作出承諾所必要的時間;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所必需的時間。
相關知識:要約的生效時間要注意的問題
(1)送達并不一定實際送達到受要約人及其代理人手中,只要要約送達到受要約人所能夠控制的地方(如受要約人的信箱等)即為到達。如果要約人未特定限制時間,應以要約能夠到達的合理時間為準。
(2)在要約人發出要約但未到達受要約人之前,要約人可以撤回或修改要約的內容。
(3)采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受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參見《合同法》第16條)。
要約的期限由要約人決定,如果要約人沒有明確規定,則只能以要約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合理期限。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希望我們的文章可以在您困惑的時候給到您一些幫助。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13反擔保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09交通事故訴訟擔保人是律師嗎
2021-01-02網上買到假貨哪里可以舉報受理
2020-12-26多個股東公司財產混同是如何的
2020-12-08男女雙方如何離婚,怎么解除婚姻關系
2021-02-262020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標準
2020-12-16公款賬戶可以轉到個人賬戶嗎
2021-03-12公款不能轉給私人賬戶嗎
2021-03-052020輕微傷有等級嗎
2021-01-20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什么是勞動爭議調解期限?怎樣確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期限
2021-01-25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保險合同保證義務的執行主體是誰
2020-11-23車輛被毀,保險公司按保險金額賠償
2021-02-09重復保險出險后能獲得超額賠償嗎
2020-12-16事故認定書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1-03-22貨物掉落砸傷交強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12機動車被洪水沖走了可以找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22只因丟失“費用結算收據” 理賠竟打折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