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約和要約邀請的區別
1、要約是當事人自己主動愿意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以訂立合同為直接的目的;要約邀請是當事人希望對方主動向自己提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要約必須包括將來可能訂立的合同的主要的內容,要約中含有當事人表示愿意接受要約約束的意思,而要約邀請則不含有當事人接受約束的意思。
3、要約大多數是針對特定的相對人的,故要約往往采用對話方式和信函的方式,而要約邀請一般針對不特定的相對人的,故往往通過電視、報刊等媒介手段。
二、區別要約和要約邀請的方法
1、依法律
合同法第15條中規定:“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但法律有明確規定的僅限于這幾種,而且其中的商業廣告同時又規定“商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為要約”。何為符合要約規定,何為不符合要約規定仍不明確,等于兜了一個圈子又回到原來出發的位置,所以依法律不能全部解決問題。
2、合同的必要條款是否齊備是要約和要約邀請的重大區別
看合同的必要條款是否齊備是傳統民法里區分要約和要約邀請的主要方法之一。雖然由于合同法大大減少了合同的必要條款,縮小了這一方法發揮作用的范圍,但在某些時候仍能發揮一定作用。要約的內容必須具體、明確、全面。全面就要求必須具備合同的全部必要條款。例如,一份訂單只有采購貨物的名稱、規格,沒有數量,不可能成為要約。
3、依交易習慣,特別是特定當事人之間的交易習慣
出租車開亮空車燈,行業慣例通常視為向不特定人發出要約,而非要約邀請,因此乘客上車只需告訴司機目的地即可,無需另行協商。兩個當事人在以往的交易中形成固定的交易習慣,則可能一方“需要300噸”的電報也可以構成要約。
4、看行為人是以和對方訂立合同為目的還是以邀請對方向自己發出要約為目的
這是法律上區分要約和要約邀請的最主要方法。因為目的屬于主觀范疇,很難作為客觀的認定標準,合同法專門規定了一項制度使行為人在行為時將其主觀目的反映于外部,這就是第14條第2項要約要“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要約和要約邀請”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批捕后可以見家屬嗎
2021-03-19農民工工傷賠償的范圍有哪些
2021-02-17絕對控股的股東轉讓股權要通知他人嗎
2020-12-17外國人可以自行申請專利嗎
2021-01-04不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怎么辦
2020-11-26多人建筑合同糾紛如何起訴
2020-12-08顧客在商場因地面有水而摔倒受傷,商場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21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看房交押金還會給退嗎
2021-01-25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自殺案首判中會出現什么問題
2021-03-15投保人壽保險可能會存在哪些誤區
2020-12-28飛機延誤怎么賠償
2021-01-05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保險合同的變更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2論保險合同的無效──從世都百貨退保風波說起
2020-12-29保險公司先行墊付流程
2021-01-31購買車險警惕哪些陷阱
2021-02-17車子被砸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