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管轄權異議案件,應當改變現在當事人隨意提出方式,而應當由人民法院進行形式審查,即對于管轄規則相對簡單、只需進行形式審查即可判斷異議理由是否成立,以及明顯缺乏證據支持的申請可以直接不予受理;而對于那些具有一定的理由或者證據支持,或者是需要通過實體審查確定管轄的,則予以立案受理,編立單獨的管轄權異議案號,并將案件移交進行實體處理的同一審判組織,按照法定的審查程序來進行審查處理。由于一些案件的管轄權要以案件的實體法律關系而定,因此認為,管轄權的一審處理還是以進行實體處理的同一審判組織為宜。
這樣,有了立案庭的初步審查,可以規范管轄權異議的受理,減少管轄權異議案件,有效地杜絕被告濫用管轄權異議權利,同時也可以有效監督管轄權異議的審理期限,防止訴訟的過分遲延。這樣,也有利于對管轄權異議案件進行調查研究,探索其審判規律,為下一步民事訴訟法的修改奠定基礎。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的規定: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法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延長的,報請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再延長3個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期限為3個月。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期限為30日;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法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30日,但審理選民資格案件必須在選舉日前審結。審理第一審船舶碰撞、共同海損案件的期限為1年;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法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審理對民事判決的上訴案件,審理期限為3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法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3個月。審理對民事裁定的上訴案件,審理期限為30日。對罰款、拘留民事決定不服申請復議的,審理期限為5日。審理涉外民事案件,審理涉港、澳、臺的民事案件的期限,不受上述案件審理期限的限制。裁定再審的民事案件,根據再審適用的不同程序,分別執行第一審或第二審審理期限的規定。下列期間不計入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公告、鑒定期間;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和處理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的期間;案件由有關專業機構進行審計、評估、資產清理的期間;中止訴訟、中止審理或執行至恢復訴訟、恢復審理或執行的期間;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或者提供執行擔保后,執行法院決定暫緩執行的期間;上級人民法院通知暫緩執行的期間;執行中拍賣、變賣被查封、扣押財產的期間。
以上就是關于管轄權的內容介紹,對于我們來說這是比較重要的法律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糾紛的處理有幫助,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合法權利受到法律的保護,也是我們需要了解的。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醫療糾紛,可否拒付醫療費
2021-01-17工資多發了不退要怎樣解決
2020-11-15離婚時財產分割法規大全
2021-02-11沒收個人財產包括違法所得嗎
2020-12-09能追討過去的贍養費嗎
2021-03-03商標糾紛能進行法院調解嗎
2021-02-11哪些情形下可以討回購房定金
2021-01-25合同無效認定有哪些部門負責
2020-12-24新生軍訓遭校園暴力致死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1-04開發商一房二賣怎么處理
2020-11-202020年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0-12-31人身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0-12-09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保險公司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仍應理賠嗎
2021-03-16怎么確定交通保險理賠金額
2020-12-02保險合同是實踐性合同嗎
2021-01-09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的幾點
2021-02-11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五大不同
2020-12-26保險責任期限及免責條款的約定合法有效,投保人應屬未如實告知
2021-03-132015年土地承包新政策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