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提存的含義
對提存含義的界定雖然在文字上有細微差異,但均圍繞著債權人不履行協助義務而使債務人無法履行義務進行定義,如有學者認為:“提存是指由于債權人的原因而無法向其交付標的物時,債務人將該標的物提交給提存機關而消滅債務的一種制度。”
〔1〕也有學者說,“提存,是指債務人在債務已屆履行期限時,將無法履行的給付提交給提存機關,以消滅其債務的制度。”
〔2〕還有學者認為,“提存是因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履行或者由于債權人下落不明無法履行,債務人將履行的標的物提交有關部門保存。”
〔3〕顯然,上述對提存含義的界定表明提存的目的就是為債務清償,筆者認為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這樣的界定都是不全面的,頗有以偏概全之嫌。盡管從提存的產生和發展歷史上看主要是以債務清償為目的,以解除對債務人的過苛拘束,但是還存在以保證為目的提存,也就是不是因債權人不履行協助義務而是為了保障債的實現進行提存。如司法部頒布的《提存公證規則》第5條第2款規定:“以擔保為目的的提存公證具有保證債務履行和替代其他擔保形式的法律效力。”
此時的提存雖然也有保護債權人權利的成份,但顯然與以清償為目的的提存意義有別,它還有維護提存人權益的較重意味,因為此種情形下提存人可對債權人提取提存標的施加某種拘束。如《提存公證規則》第6條規定,“債的雙方在合同(協議)中約定以提存方式給付的;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保證人、抵押人或質權人請求將擔保物(金)或其替代物提存的”,“必須列明提存給付條件,公證處應按提交人所附條件給付提存標的物。”
由此可見,提存的含義絕不僅限于由于債權人的原因使債務人無法履行給付義務而將標的物提交有關部門,在有的情況下還兼有保護提存人經濟安全的作用,如提存所附條件不成就債權人就無權提取提存標的。或者作為提存人行使某種權利的前提條件,如為申請訴訟保全而應法院要求提供擔保,將一定現金提存于法院。在以保證為目的的提存情況下,帶有“以退為進”的意味,提存標的物是“退”,而因此獲取了行使某種積極權利的主動則是“進”。此外,提存人也不僅限于債務人,如根據擔保法的規定,作為保證人的還可以是第三人,而保證內容的具體設立是任意性的,當事人是完全可以約定由作為保證人的第三人或提存標的物方式進行保證。
所以,筆者認為提存含義應該界定為:債務人因債權人原因無法履行義務或者債務人、保證人為保證債的實現而將債的標的物或擔保物提交提存機關的一種制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人未及時申報工傷怎么處理
2020-11-19怎樣確定損害賠償的范圍?
2020-11-25簽訂質押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3-19收養關系解除怎么辦理呢
2021-01-29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1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人身保險合同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09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否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1-02-22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保險業務是什么
2020-12-27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機動車因不明原因起火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1-01-24保險公司推定為全損車主可以賣車嗎
2020-12-22保險利益原則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1-04保險合同盡到說明義務是否就可以免責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