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規定了用工告知制度,如果用人單位不履行告知義務導致勞動者做出錯誤的意思表示而簽訂勞動合同,可能構成欺詐。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宋*友介紹說,《勞動合同法》規定了用工告知制度,明確要求用人單位在招用勞動者時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客觀真實地向勞動者說明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同時,對勞動者要求了解的一些其他情況應當是涉及其自身利益的事項,例如職務職級晉升、職工福利、休假休息、社會保障、工資發放辦法、工資增長機制等方面的情況,用人單位應作出如實回答。
宋*友表示,如果用人單位未告知或者不如實告知這些情況,導致勞動者做出錯誤的意思表示而簽訂勞動合同,被認定構成欺詐的,則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如果因此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用人單位依法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藥品遭受損害,我是否可以請求網絡交易平臺承擔先行賠付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06私營企業有人數要求嗎
2021-02-05科創板與新三板的區別
2021-03-07申請先予執行該怎么擔保?
2021-02-08中止探望權如何恢復
2020-11-26離婚訴訟費用是多少以及如何繳納離婚訴訟費用
2020-12-19贍養糾紛案件
2020-11-28長沙市住房公積金最低標準是什么
2021-02-07公司強行辭退員工應如何處理
2020-11-17房屋抵押利息可以申請延期嗎
2020-11-19村委會有權“出租”集體林地嗎
2020-12-30員工對集資房享有什么權利
2021-02-21小產權房同開發商劍訂合同有效嗎
2020-12-16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勞務派遣合同怎樣簽
2021-01-05什么是貨物運輸險
2021-01-24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