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效力待定的合同在一個月后轉為無效,則會有何結果?是否合同另一方當事人就一定不能取得物權?其實并非如此。當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為善意時,只要滿足善意取得制度,就可取得物權。然而因合同無效,他又不可依合同要求無權處分人承擔違約責任。但他可以請求無權處分人承擔締約過失責任,雖然締約過失責任一般小于違約責任,然而對于合同另一方當事人的損失,仍是有所補償,我們不能僅因為在此一種情況對合同另一方當事人保護不周,而去承認合同有效,否則會造成對原權利人更大的不公。
朱*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股票能成為股東嗎
2021-02-22照腸鏡把腸弄破了如何賠償
2020-12-01被撞做理療報銷嗎
2020-12-2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過程
2021-01-13工程停工買賣合同可否解除
2021-01-18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主張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021-03-10適用期解決勞動關系是否有限制
2021-03-25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經驗介紹:紐約人壽的壽險分銷與專業代理
2020-12-17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
2021-01-26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受害方能否直接向保險公司申請賠款
2021-01-11保險公司理賠務工標準
2021-01-29退商業車險過程是怎么樣的,退保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5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2021-03-24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2-15保險問答:孕婦能不能投保?
2020-12-13回遷房滿五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7安置房上市交易要補土地出讓金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