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效力待定的合同在一個月后轉為無效,則會有何結果?是否合同另一方當事人就一定不能取得物權?其實并非如此。當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為善意時,只要滿足善意取得制度,就可取得物權。然而因合同無效,他又不可依合同要求無權處分人承擔違約責任。但他可以請求無權處分人承擔締約過失責任,雖然締約過失責任一般小于違約責任,然而對于合同另一方當事人的損失,仍是有所補償,我們不能僅因為在此一種情況對合同另一方當事人保護不周,而去承認合同有效,否則會造成對原權利人更大的不公。
朱*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仲裁與訴訟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1-04仲裁以后還可以訴訟嗎
2021-03-07著作權補正多長時間內有效
2021-02-28沒有借條怎么起訴呢
2020-11-27交通事故鑒定醫療終結時間期限是多久
2020-11-16軍人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26婚前財產協議是否一定得簽訂
2021-01-29東莞辦理婚前財產協議/夫妻財產協議材料
2021-03-20婚內財產協議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1-14強制執行的房產能否解押
2020-12-05保全債權是如何保全的
2021-02-08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有哪幾種
2020-11-22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旅游意外險怎么賠付
2021-02-18保險公司理賠范圍不同之處在哪里
2021-03-10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23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要理賠嗎
2021-01-272020最新人身意外保險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