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效力待定的合同在一個月后轉為無效,則會有何結果?是否合同另一方當事人就一定不能取得物權?其實并非如此。當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為善意時,只要滿足善意取得制度,就可取得物權。然而因合同無效,他又不可依合同要求無權處分人承擔違約責任。但他可以請求無權處分人承擔締約過失責任,雖然締約過失責任一般小于違約責任,然而對于合同另一方當事人的損失,仍是有所補償,我們不能僅因為在此一種情況對合同另一方當事人保護不周,而去承認合同有效,否則會造成對原權利人更大的不公。
朱*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單合伙協議合同范本
2021-02-09遣送出境的相關費用由誰承擔
2021-01-15出門打工需要辦健康證嗎
2020-11-30散播公民隱私如何處理
2020-11-11中央一號文件哪些內容與互聯網金融相關
2021-01-16交通事故傷殘賠償可否另行訴訟
2021-02-20保密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2-12銀行轉賬能證明贍養費嗎
2020-11-16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追尾但是損失不大要報保險嗎
2021-02-24互聯網保險渠道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26保險合同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4交保費后還未出保單即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02漁業承包合同的范本(一)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