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立集體合同對于保障勞動者各項重要權益的實現、協調穩定企業和職工、保障企業生產經營順利進行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了保證集體合同的正確實施,必須強化勞動行政部門對集體合同運作過程中的監督和指導作用。因此法律規定,由勞動行政部門對集體合同進行審查,不僅是訂立集體合同的必經程序,也是集體合同的生效條件。
《勞動法》第34條、《勞動合同法》第54條以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于2004年頒布的《集體合同規定》第47條均作出類似規定,即集體合同的生效時間是在勞動行政部門收到集體合同文本后15日內沒有異議,那么從第16日開始就生效。對于有異議的,自再次提交并通過審查15日內沒有異議后生效。
該款規定在實踐中可能產生兩種后果:
一是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
二是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異議的,例如集體合同的約定內容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或者集體合同的雙方主體不合法等,集體合同不能即行生效。
集體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職業培訓、保險福利等事項,通過集體協商簽訂的書面協議。集體合同可以分為綜合性集體合同和專項集體合同兩種,專項集體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就集體協商的某項內容簽訂的專項書面協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集體合同作為一種勞動法律制度,是協調勞動關系,維護勞動者權益,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雖然都是對勞動關系進行調整,但二者有著明顯的區別。這表現在:
一是主體不同,集體合同的主體是工會和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的主體是職工個人和用人單位。
二是內容不同,勞動合同的內容是與勞動者個人有關的具體的勞動條件和勞動標準的約定;集體合同的內容則是用人單位中勞動者整體的勞動條件和勞動標準的規定。
三是效力不同,集體合同的效力高于勞動合同,勞動合同中規定的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準不得低于集體合同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如何遏制私營企業倒閉潮
2020-12-05拆遷協議需要夫妻雙方簽字嗎
2020-12-31網絡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1-24承兌匯票與支票有什么區別
2021-03-12子女的姓氏如何確定?
2020-11-07事故賠償如何認定
2020-12-11公司同城搬遷離職是否有賠償
2021-02-21沒有登記的不動產抵押合同有效嗎
2020-11-17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工人意外保險屬于什么科目
2020-12-29男友是否可以給女友投人身保險
2021-02-05被自己的車軋死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17快遞車逆行出事保險理賠嗎
2021-03-24保監會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還審理嗎
2021-01-23汽車被盜,保險公司有義務把車從外地取回來嗎
2021-02-26平安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17人壽保險保險費的繳費方式
2020-11-23土地出讓費如何使用
2021-03-05土地轉讓的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09土地流轉合同要注意哪些地方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