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形式有缺陷有何后果?沒有采用書面合同原則上不成立。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合同形式的合同被認定為無效。其他特別后果,租賃期限六個月以上的,未用書面形式,視為不定期租賃。還有因履行而治愈。
合同形式缺陷的后果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合同法第10條第2款)。違反此種要求的法律后果如何呢?對此,合同法雖然沒有作出明確的一般規定,但從整個的價格體系來看,仍然可以反映出相應的規則。
(一)一般后果:合同不成立
通常的理論認為,要式合同所要求之方式是合同的成立要件。我國合同法第36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這是對合同書面形式法律效果的例外規定,對此作反面解釋,即可認為如果應當采用而沒有采用書面合同原則上不成立。
(二)特別后果:合同無效
我國原來的司法實踐中,對于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合同形式的合同,往往認定為無效。從比較法來看,有些大陸法系國家的立法也是將合同欠缺法定形式的效果規定為無效。現在,我國合同法原則上是將要式合同的方式作為合同的成立要件的。不過,合同法第44條第2款又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這是鑒于有的法律、行政法規已經將合同的方式作為合同的生效要件,比如擔保法第41條規定:“當事人以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的財產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這類規定比較特別,且已遭到法學界的批評。
(三)其他特別后果
除上述法律效果外,還可以有其他的特別后果。比如合同法第215條規定,租賃期限六個月以上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的,視為不定期租賃。
(四)因履行而治愈
合同法第36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該條中所謂“履行”只應理解為“履行的提交”,一方當事人提交履行,說明他是按照合同義務的要求而行為;對方接受可表明其對合同的肯定,基于與英美“禁反言”法理相似的道理,受領方是不能夠再反悔的。
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合同的成立要求要有當事人的簽字或蓋章,且自簽字或蓋章時合同成立。如果沒有簽字或者蓋章,但一方已經就主要義務提交了履行,對方對此受領,合同形式上的缺陷亦因此而治愈,合同成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再次違法,是否還可以進行立案受理
2021-02-17簽了贍養協議現在不給錢能告他嗎
2021-03-03法定這些情況下可要回彩禮?悔婚可以返還嗎?
2020-12-20收購一家公司需要變更章程嗎
2021-03-07夫妻抵押離婚后擔保失效嗎
2021-02-022020交通事故后進行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2-07意外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2轉賬支票背書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3-06交通事故中沒有足夠的搶救費用該怎么辦?
2021-01-26婚姻背叛的法律規定
2020-11-23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變更的效力
2021-01-03合同法欺詐撤銷的相關規定
2020-12-27治安案件人跑了怎么辦
2020-12-03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沖突問題
2021-02-08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確認成立勞動關系訴訟時效是多少年
2021-03-16勞動關系客體包括什么
2021-03-18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