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另一方在簽署合同后未能履行合同,該怎么辦,另一方可以起訴法院,要求另一方繼續履行或終止合同,并賠償因其他不履行合同而造成的相應損失,《合同法》還規定了救濟方法:
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則應承擔持續履行等違約責任,補救措施或損失賠償。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其在履行期屆滿前承擔違約責任。如果一方不支付價款或報酬,另一方可以要求其支付價款或報酬。一方不履行非貨幣債務或者履行非貨幣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① 無法在法律上或事實上履行的;② 債務標的不適于強制履行或者履行成本過高;③ 債權人未在合理期限內要求履行債務。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雙方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害人可以根據標的物的性質和損失的大小,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返工、退貨、降價或報酬等違約責任。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的,另一方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仍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給另一方造成損失的,賠償損失的金額應當相當于違約造成的損失,包括履行合同后能夠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期或應當預見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不履行合同的違約責任是什么。《合同法》第113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仍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第113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的,賠償金額應當相當于違約造成的損失,包括違約后能夠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見或應當預見的因違約而可能造成的損失。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雙方還可以就違約造成的損失賠償金額的計算方法達成一致。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增加違約金;約定的違約金高于造成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適當減少。“
在此基礎上,對不履行合同的相關內容進行彌補和整理。可以看出,當另一方不履行合同,即另一方違約時,合同守約方可以起訴法院,要求違約方繼續履行或支付違約金賠償相應損失的已清償損害賠償金。但是,另一方當事人因不能履行合同而不能履行合同的,不屬于違約。有關更多相關問題,請訪問luba。com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惡意低價競爭是犯罪嗎
2021-01-02規模小的公司可不設監事會嗎
2021-03-21抵觸申請對專利新穎性的影響是什么,有哪些構成要件
2020-12-28融資擔保公司能否接受抵押物
2021-03-18財產保全錯誤情形探討
2021-03-08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15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探望權糾紛怎么執行
2020-11-26贍養費收入法院能查嗎
2020-11-27企業破產能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2021-01-01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員工受傷申請調崗可以嗎
2020-12-01勞動仲裁單位什么情況下讓和解撤訴
2020-12-24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人身保險一般期限長嗎
2020-12-01保險合同生效程序
2021-02-25車主無責保險拒賠車損合法嗎
2020-11-14發生交通事故怎么保險理賠
2021-02-28保險公司賠償多久能到賬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