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的內容必須與要約的內容完全一致,不得變更,這是普通法和民法兩大法系的一致性原則。否則,應視為新要約。但就解釋而言,它并非鐵板一塊。因為在現實中,接受往往不是簡單的回答“是”或“同意”。接受是否與報價完全一致也需要判斷。在形式上,承諾雖然改變了要約的內容,但實質上沒有改變,仍然可以認為與要約一致,承諾仍然有效。例如,如果要約的主要內容含義一致,且要約的附件僅附有條件或其他變更,則承諾仍然有效,這不利于合同的訂立和交易的鼓勵。在英美法中,它也突破了所謂的鏡像原則。第2-207條第1款,《美國統一商法典》的“在合理時間內發出的承諾或確認的表述,只要是確定的和及時的,即使與原始要約或原始同意的條款不同或有補充,仍然具有接受的效力,除非在承諾中明確規定,要約人對這些不同的條件的同意不同條款是接受的有效條件。“如果”實質性部分因此,可以認為要約的內容不能通過承諾而改變,非實質性內容可以改變,改變實質性內容是一個新的要約。問題是,什么樣的內容是非實質性的《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19條規定:“與貨物價格、付款、貨物質量和數量、交貨地點和時間、一方對另一方的責任范圍或爭議的解決有關的附加或不同條件,被視為實質性改變要約的條件。”但是,除了列出的這些項目外,合同標的物和合同適用的法律等其他項目是否具有實質性內容?對于所列項目,任何實質性變更是否符合《國際商事合同通則》第2.11條也規定,合同的實質性變更構成還盤,但未具體說明哪些條款是實質性條款。一般規則認為,構成實質性變化的內容不能抽象地確定,而必須取決于每筆交易的具體情況。如果附加條款或差異條款的內容涉及價格或付款方式、非金錢義務的履行地點和時間、一方對另一方的責任限制或爭議的解決,通常(但不一定)構成要約的實質性變更。在這方面,應始終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變更條款或差異條款必須在相關貿易領域中普遍使用,且并非要約人意外。總之,承諾并非絕對不能改變要約的內容,而是可以改變非實質性內容,改變實質性內容是一個新的提議。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Luba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合同雙方當事人協議約定發生糾紛各自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如何確定管轄的復函
2020-12-21涉外婚姻離婚要怎么應訴
2021-03-04手機ip地址是隱私嗎
2021-03-18駕駛員對交通事故現場怎么處理
2021-01-23民事訴訟怎么自己抗訴
2020-11-11績效獎金不發可以投訴嗎
2021-03-22海商海事能否簡易程序
2021-03-16民事訴訟調解與不調解的區別
2020-12-30合同滯納金標準
2021-03-14股票可以繼承嗎
2020-11-08交叉要約能否直接成立合同
2021-01-10反擔保合同必須三方簽字嗎
2021-03-12被小區門禁夾斷腿,應由誰負責
2020-12-10學校對學生事故承擔過錯責任嗎
2020-11-23沒有法律、法規的依據,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收費的,如何處罰?
2021-01-27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指的是什么
2021-03-01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