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收應在驗收期內完成。超過有效接受期后,要約無效。對無效要約作出的承諾不具有承諾的效力,應當視為新要約。例如,德國《民法典》第150條、日本《民法典》第523條和中國臺灣地區《民法典》第160條都規定,逾期接受視為新要約。一些國家規定,如果要約人希望使承諾生效,應立即通知受要約人?!遏斠吝_利民法典》第1326條第3款規定,“即使承諾被延遲,要約人也可以保留延遲承諾的效力,但前提是他立即向另一方發出通知。”這項規定的結果與德國、日本和臺灣相同。如果新要約被延遲,則新要約被視為立即接受
延遲接受被視為新要約,這一原則適用于普通法。然而,普通法中的要約通常是虛假要約,其有效期通常由合理期限推定。當然,如果承諾明顯遲交,并且明顯超過了合理期限,則該承諾無法生效。然而,有許多承諾很難判斷它們是否在合理的時間內發出。判例法認為,如果受要約人有理由相信其承諾是在合理期限內作出的,要約人應當根據誠實信用原則接受該承諾。受要約人不愿意接受合同的理由有效的,應當及時承認
第二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條款與意大利的條款類似:“如果要約人毫不遲延地以口頭或書面形式通知受要約人,逾期接受仍然具有接受的效力。”《國際商事合同通則》第2.9條也有類似規定;“如果要約人毫不遲延地通知受要約人承諾有效或發出承諾有效的通知,逾期承諾仍具有承諾的效力。”一般規則解釋說,逾期承諾通常是無效的,本條中的這一規定符合《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21條。要約人接受逾期承諾的,在逾期承諾到達要約人時,而不是在要約人通知受要約人其認為逾期承諾有效時,合同視為成立。例如,甲方指定3月31日為接受報價的截止日期。乙方承諾書已于4月3日送達甲方。甲方仍對本合同感興趣,愿意接受乙方逾期的承諾,并立即通知乙方。雖然通知已于4月5日送達乙方,但本合同于4月3日成立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5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20-11-28律師非訴訟業務有哪些
2020-11-27商標侵權糾紛損害賠償該怎么算
2020-11-19父母將房屋贈與子女沒過戶怎么辦
2021-01-07審查監督程序時效
2021-02-07債務人如何對公司人格混同進行舉證
2021-03-21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擔保合同另有約定是指什么
2021-03-02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保險合同糾紛案例分析有什么
2021-02-21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下述保險公司責任是否應該免除
2021-02-05投保人的定義,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23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償車輛停運損失
2020-12-02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點
2021-01-16怎樣簽訂土地轉讓協議
2021-01-07小產權房的房屋拆遷補償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15福州房屋拆遷補償方式與計算方法
2021-03-13應怎樣確定行政訴訟請求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