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民事行為能力?民事權利能力是指法律賦予民事主體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即民事主體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資格。它是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的前提。如果法律規定國家保護公民的財產所有權,每個公民都有行使財產所有權的權利和能力,那么民事權利能力與具體民事權利的區別在于:第一,民事權利能力是取得具體民事權利的前提。公民雖然具有法律賦予的民事權利能力,但只有參與特定的民事法律關系,才能享有特定的民事權利。如果他們不參與具體的民事關系,他們只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沒有民事權利。第二,民事權利能力是指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兩個方面。民事權利能力既是享有民事權利的前提,也是承擔民事義務的前提。民事權利一般只指權利,不包括民事義務。第三,公民權利能力是法律直接賦予的,而公民權利能力是在具體的民事活動中產生的。
公民的權利能力始于出生,止于死亡。公民的權利能力是法律賦予的,不能脫離公民的個人身份。非依法不得限制或者剝奪,公民本人不得放棄。
從事訂立合同的民事活動的公民,應當具有訂立合同所必需的民事權利能力。一般來說,公民訂立合同的權利和能力是不受限制的。然而,公民的權利能力受到一般社會發展條件的限制。例如,當法律不允許個人購買汽車、房屋和其他特殊物品時,個人沒有權利和能力購買這些物品
什么是民事行為能力?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民事主體以自己的行為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即民事主體有資格以自己的行為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這里的"能力"或"資格",是指民事主體的意識能力或心理狀態,包括思維是否正常,是否有識別和判斷的能力,是否有辨別是非和處理自身事務的能力。民事行為能力不同于民事權利能力。民事行為能力是以民事權利能力為基礎的。只有具備民事權利能力,才能有民事行為能力。但是,如果你有民事權利能力,你可能沒有民事行為能力。民事行為能力不僅包括民事主體對其法律行為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還包括對其違法行為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可以分為三種情況: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無民事行為能力和有限民事行為能力首先,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是指達到一定年齡,有資格以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人。一般來說,成年人身體和心理發育成熟,有一定的社會經驗和理解判斷事物的能力,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他們不僅可以有意識地實施法律行為,還可以估計可能對自己和他人造成的后果和影響。因此,一般立法規定成年人在法律上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中國民法通則規定,年滿18周歲的公民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18歲是成年人的年齡標準,但在特殊情況下,某些行為能力的年齡可以增加或減少。民法通則規定,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16歲以上不滿18歲的公民,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第二,無民事行為能力意味著公民不具備以自己的行為參與民事法律關系、獲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10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識別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10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由于年齡小、認知和判斷能力差,不能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民事活動。為了保護他們的利益,保障社會經濟秩序,法律沒有賦予他們民事行為能力。第三,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也稱不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10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充分認識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10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有一定的身心發展,接受過一定程度的正規、系統的社會教育,具有一定的認知和判斷能力,具有一定的獨立生活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各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具有一定的民事活動能力。因此,法律應當賦予他們一定的民事行為能力。另一方面,雖然他們有一定的行為能力,但他們的智力發展不全面,社會生活經驗不夠豐富,認知能力和判斷能力仍然相對較弱。我們不能完全理解和判斷一些復雜的事情,我們沒有能力有效地保護自己。因此,法律不能賦予他們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而是賦予他們與認知能力和判斷能力相適應的某種行為能力。他們可以進行適合自己年齡和智力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應當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者經其法定代表人同意進行。
并非所有精神病人都完全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有些精神病人并沒有完全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判斷能力,應當具備一定的民事行為能力。因此,《民法通則》規定,不能完全確定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有限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其心理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應當由法定代表人代表或者經法定代表人同意
以上所述為公民(自然人)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法人是法律規定的民事主體,與自然人有很大的不同。法人是否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民法通則規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自法人成立之日起至法人終止之日止。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與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在性質上相同。是法人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是法人作為民事主體的資格。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在性質上相同。它是法人通過自己的行為參與民事活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它是法人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民事活動的資格。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是通過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代理人實現的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取決于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有關部門對設立法人的審批。一般來說,法人的經營范圍就是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范圍。不同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范圍不同。法人代表機構應當代表法人表達意思,但不得超過依法確定的職責和經營范圍。因此,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民事權利能力是一致的。自然人或法人進行民事活動時,一種是親自實施某一民事法律行為,另一種是通過代理人實施某一民事法律行為。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將涉及民法中的代理人。民法通則規定,代理人應當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履行民事法律行為。委托人應當對代理人的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詐騙立案了可以銷案嗎
2021-02-27申請商標無效律師費用多少錢
2021-01-29普通合伙企業與有限合伙企業的區別
2021-02-06交通事故誤工費怎樣求償
2021-03-21銀行抵押合同簽了會不放款嗎
2021-01-13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新交通法規之實習期間上高速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8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怎么規定
2020-12-21人壽保險有哪些種類以及老人人壽保險應該怎么選擇
2020-12-10超額投保出險后如何理賠
2021-01-07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3不愿報警車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八條
2021-01-15對強制保險的思考
2020-12-17承包期限未到,承包的土地可以讓子女繼承嗎
2020-12-16土地流轉方式
2021-03-17外嫁女是空掛戶嗎,拆遷有補償嗎
2021-03-03拆遷維權有效嗎,會不會被威脅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