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合同解除權和合同解除權都具有追溯效力消滅合同效力的后果,但前者適用于可以解除的合同,即效力不完全的合同,解除的理由只能由法律規定,后者適用于有效合同,其行使理由可以由法律規定,當事人也可以約定合同解除權與合同解除權并存
合同解除權與合同解除權并存
合同解除權與合同解除權并存,是指合同解除權與合同解除權在法律上同時存在合同關系。它們發生的原因和時間是不同的,因為它們屬于不同的制度,所以被稱為共存。僅僅因為這兩種權利屬于不同的法律制度,就不能說是權利的競合。當然,當撤銷權和撤銷權同時存在時,如果這兩種權利同時屬于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則替代適用的法律后果是相同的,當然沒有問題:他們可以選擇自己行使哪些權利。問題是,如果解除權屬于合同雙方,雙方應如何處理?這一問題在討論中也存在爭議:有人認為,從利益衡量的角度來看,合同訂立時享有撤銷權的一方是受害者,其“損害”一直持續到合同解除或撤銷時;如果另一方因與合同沖突而不愿履行合同,致使另一方有權終止合同,則另一方的任意行使將對有權解除合同的人造成損害。事實上,這種觀點顯然是站不住腳的:由于撤銷權人對合同的履行有“阻力”,不愿履行,但在合同仍然有效之前,他仍有義務履行合同,為什么在另一方當事人解除合同,從而免除其履行義務后,情況會更加不利?另一些人認為,當雙方同時行使撤銷權和撤銷權時,該定義將變得更加困難。然而,考慮到撤銷和撤銷行使之間的程序差異(前者為非訴訟行使,后者為訴訟行使)所造成的時間差異,這一假設在現實生活中是否有意義值得懷疑。上述論點主要是為了解釋某些權利在行使中具有優先權,但給出的理由并不令人信服。最好不要承認優先權的行使決定了合同的命運。這樣的立場可以使法律效力清晰合理。否則,將出現一種令人費解的情況,即合同已經終止,但可以撤銷
一些人還質疑在這里區分解除和撤銷的有用性。筆者認為,兩者在實際法律效力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一是原合同條款中存在的范圍不同。取消后,除爭端解決的獨立條款外,所有其他條款從一開始即視為不存在,但不適用于解散。雙方在收款部分存在清算權利義務關系,且清算繼續進行,則本合同終止。其次,撤銷后,損害賠償金按照信托利益的損失計算,撤銷后,損害賠償金按照履行利益計算,包括恢復原狀,其他補救措施和損害賠償
以上是對魯巴小編提出的“終止和撤銷合同的權利”相關法律知識的解釋。通用域名格式。你可以仔細閱讀這篇文章,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明智的決定和處理。我希望小編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您有任何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您可以聯系我們網站平臺上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高質量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賠償委員會決定不服,復議應提供哪些材料
2020-12-04已被執行的股權如何解除質押
2021-02-12反擔保解除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3-08私刻公章構成表見代理嗎
2021-01-24上海工傷護理費應該誰付
2020-11-30土地變更登記怎么辦理
2021-01-05什么時候要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01辭職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15干活慢會被辭退嗎
2020-11-29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保險賠償案例
2021-01-12死亡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2-14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2021-01-12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
2021-02-23城市拆遷如何安置無房戶
2021-01-21政府修路拆遷時應具備哪些拆遷手續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