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觀設計專利評估報告是什么樣的報告?(1)專利評估報告是指國家知識產權局應專利權人或利害關系人的請求,在授予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權后,檢索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相關專利,對專利是否符合《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的授權條件進行分析和評估,并出具專利評估報告,是政府發布的權威性專利質量評估。專利評估報告不是一項行政決定,而是一種證據或證明文件。人民法院或者專利工作主管部門審理、處理專利侵權糾紛時,可以決定是否中止有關程序。一般情況下,當上述事項涉及“程序中止”時,應提交專利評估報告。專利評估報告的功能不僅僅在這里。授權后無需提供專利評估報告。但是,由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在審查時只能通過初步審查程序進行授權,且審查員的審查程度相對較輕,因此,在授予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權后,并不意味著專利權是穩定的(即專利法和細則不存在無效性),國家知識產權局應專利權人或相關利益相關者的要求進一步做出的專利評估報告,相當于國家知識產權局對已獲專利的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專利法律法規規定的)的可專利性進行的進一步驗證。這是對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更深層次審查程度的另一項官方“評估性評估”
3。經授權后,專利權人要求國家知識產權局出具專利評估報告,作為對其專利含金量的驗證,可作為證明“專利推廣”專利價值的有價值證據。專利權人事先作出的專利評估報告也是今后解決專利侵權的必要數據儲備
(二)“專利評估報告”由舊專利法的“檢索報告”修改而來,其適用范圍擴大到新專利法中的外觀設計專利。但是,目前專利局只對申請日在新專利法生效后的外觀設計專利出具評估報告。根據法律規定,只有在人民法院或專利工作主管部門要求時,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的專利權人或利害關系人才有義務提供“專利評估報告”。其目的是確定專利的穩定性,“主要用于人民法院或負責專利工作的部門確定是否有必要暫停相關程序”。原因是中國在批準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之前沒有進行實質性審查。這導致了我國實用新型權和外觀設計權的相對不穩定性。在發布專利評估報告時,需要搜索相關專利,以檢查它們是否符合專利法的授權要求
3。當專利的有效性受到質疑時,專利評估報告可以作為證明該專利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的證據。同時,專利評估報告也可以作為證明專利在專利轉化、商業推廣和交易中含金量的有效依據
II。專利的特征
專利是知識產權的一部分。它是一種具有不同于其他財產特征的無形財產
(I)排他性,即排他性
它意味著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不得在一定時間(在專利有效期內)和地區(法定管轄權)內實施其專利;發明和實用新型不得為生產和經營目的制造、使用、出售、出售或進口;(II)僅在該地區的合法生產或銷售許可范圍內的專利權是有效的。除在某些情況下,根據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公約,個別國家承認另一國家批準的專利權的有效性外,技術發明申請專利的國家應授予專利權,它只在授予專利的國家范圍內有效,對其他國家沒有法律約束力,其他國家沒有保護的義務。然而,同一項發明可以同時在兩個或多個國家獲得專利。經批準后,其發明可以在所有申請國獲得法律保護
(III)及時性
及時性意味著專利僅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有效。專利權有效保護期滿后,專利權人享有的專利權自動喪失,一般不能續展。隨著保護期的結束,發明成為社會的公共財富,其他人可以自由使用發明創造產品。專利的法律保護期限由有關國家的專利法或者有關國際公約規定。世界各國的專利法對專利保護期限有不同的規定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國家也十分重視對專利權的保護。外觀設計專利評估報告是國家知識產權局應專利權人的要求進行的更具權威性的專利質量評估。也要認清專利的特點,,為了避免在申請自己的專利時無意中侵犯他人的專利
專利申請需要多長時間
專利技術轉讓合同如何訂立
專利的法律規定是什么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廠造成環境污染怎么處罰
2020-12-24岀資人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2020-12-04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6交通死亡補償費計算依據
2021-01-23開假匯票承兌5萬如何處罰
2021-01-02工廠集資房轉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2-13勞動合同可以代簽嗎
2020-11-17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需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2-25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不能投保貨物運輸保險的物品
2021-03-26重復保險怎么賠
2020-12-25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保險與法:車輛定損誰說了算
2020-11-17企業投保企業財產綜合險的賠款計算方式
2021-01-13保險是先用交強險賠付嗎
2020-11-09保險公司假現場拒賠合理嗎
2021-03-17車險理賠需要帶什么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3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