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人單位何時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39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在以下任何時間單方面終止勞動合同:
1。工人在試用期內不符合雇傭條件
2。工人嚴重違反雇主的規章制度
3。勞動者嚴重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失的
4。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嚴重影響本單位完成工作任務,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后拒不改正的
5。勞動者以欺詐、脅迫或者利用他人的危險,使對方違背真實意思表示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單位不能解除勞動合同時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1、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或診斷或醫學觀察期間疑似職業病患者
2。患有職業病或工傷并被確認喪失或部分喪失工作能力的人員
4。懷孕、分娩和哺乳期的女工
5。在單位連續工作15年,從法定退休年齡起不到5年。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一項包括兩類勞動者:一是未經離境前職業健康檢查,從事接觸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第二,診斷或醫學觀察期間疑似職業病患者
第二項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本單位職工患職業病或因工負傷;第二,確認工人已喪失或部分喪失工作能力。職業病是指在勞動過程中受職業危害因素影響而引起的疾病。工傷是指因工負傷,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應確認為工傷并視為工傷的第3項規定的醫療期是指員工因病或非工傷停止工作的期間,其余醫療人員不得解除勞動合同。醫療期一般為3-24個月。根據員工的實際工作年限及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而有所不同
第四項是指第五項中規定女性員工不得在三個期限內終止勞動合同
,連續工作15年和從法定退休年齡起不到5年是兩個不可或缺的條件
第6項是指除勞動合同法外,如果有其他法律和行政法,在某些情況下,用人單位不得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但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當執行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但是,如果用人單位按照《勞動合同法》第39條的規定終止勞動合同,即勞動者有主觀過失,則不受本條的限制
概括而言,如果員工損害了公司的利益,不符合公司的招聘條件,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或有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的行為的,公司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如果您需要任何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資產監督機構的職責包括哪些
2020-12-08合同要求不利自己怎么提函
2021-03-12承包關系算雇傭關系嗎
2021-02-12人事代理
2020-12-27房多錢少購足人身保險再投資方為御險上策
2021-03-13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公眾責任險投保的意義
2021-01-23關于加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管理的通知
2021-03-05轉讓廠房建筑所占的土地轉讓協議是否無效
2021-01-26土地流轉政策
2020-11-19集體林地林權流轉如何辦理,有哪些相關手續
2021-01-30拆遷中央空調能否賠償
2020-11-08舊房改造應該領補助還是領補償
2020-11-15南京拆遷安置房登記辦理文件
2020-12-10農村房子賣了拆遷補償款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10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的方式和標準是什么
2021-01-10父母是否可以隨意處置未成年人的房產
2021-02-26城中村改造隱藏哪些法律看點
2020-11-10棚戶區改造有哪些法定程序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