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人單位單方面終止了合同,如果補償不合理
勞動合同已經終止,補償不合理,我們該怎么辦,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反饋,申請勞動仲裁并要求合理補償
相關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85條:,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金;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補足差額;逾期不付款的,,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支付金額的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額外補償金:
(1)未按照勞動合同規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2)向勞動者支付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3)安排加班而不支付加班費(4)勞動合同終止或終止時未按照本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
勞動合同法第47條規定了解除勞動合同的具體賠償標準。經濟補償金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和每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支付。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如果期限少于6個月,則應向工人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2。勞動者的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本地區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經濟補償的支付標準為員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經濟補償的最長支付期限不超過12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按應付職工工資計算,包括小時工資或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8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的工作年限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金(即經濟補償金的兩倍)。計算基數為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如果單位不同意支付,可以向單位所在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也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在提出投訴或申請勞動仲裁前,注意收集相應的證據材料,如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合同時,單位與您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或通知等,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賠償金額,然后爭取一定的賠償金額。如果工人認為雇主單方面終止合同的賠償是不合理的,他們應該保護自己的權利。他們應該到Luba online咨詢并詢問專業法律專業人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怎么辦
2021-02-08股權確認糾紛主要包括什么情形
2020-11-24要具備哪些條件才可以起訴離婚
2020-11-25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內部仲裁員與外國仲裁機構不同的是什么
2020-11-28離婚協議沒標日期有效嗎
2021-01-23和家里斷絕關系能拿到斷絕費嗎
2021-02-18房貸抵押解押后房產證如何處理
2020-12-02建設單位非法占用耕地如何處罰
2020-11-29房產中介能能否索要中介費
2020-12-29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集資房新房出售有什么問題
2021-03-19有買賣合同是否可以領取房產證
2021-02-25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出口產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飛機延誤賠償險標準
2021-03-21新車投保要注意什么
2021-02-15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保險的特點都有哪些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