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實踐中,應當注意以下四點:
1看行為人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履約能力是指合同各方按照合同規定履行合同義務的能力。如果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根本不具備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僅具備履行部分合同的能力,但與一方或多方簽訂的合同大大超過了其履行合同的能力,行為人訂立合同的主觀目的往往是為了詐騙對方的財產。在簽訂合同時,合同糾紛的當事人通常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即使在履行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欺詐,也基于大部分的履行能力,但在判斷行為人是否有能力履行合同時,他們的履行能力有些夸張,我們不能只看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是否具備履行合同的客觀和實際條件。有時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不具備履行合同的條件,但在合同履行期間具有一定的生產能力和經營收入,或者第三方可以在幫助下找到可靠的貨物或資源來源,因此,他也應被視為有能力履行合同。然而,這些因素必須是可靠的,而不是不可靠的錯誤可能性。讓我們來看一起合同欺詐騙取預付款的案件:1984年12月底,被告韓受開發公司經理王的委托,為該公司辦理業務。被告韓某知道該公司根本沒有鋼材,但向一家市政企業公司的銷售員張某謊稱他可以提供鋼材,并與張某簽訂了200噸鋼材的供應合同,騙取該企業20萬元預付款,其中現金1.5萬元。據信已經有4起。這種情況下的虛假承諾是一種不可靠的虛假可能性。看演員是否履行了合同。合同雙方通過履行各自的義務來行使各自的權利,以實現各自的經濟目標。如果你不履行你的義務,只是想行使你的權利來獲得某些利益,那么獲得這些利益是不恰當的。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沒有履行合同的誠意。犯罪者用欺騙手段欺騙另一方相信他。簽訂合同后,其精力被用來騙取合同保證金、預付款或合同標的物。一般來說,他不努力履行合同。即使有一些履行合同的行為,也只是為了掩人耳目,絕不是按照合同規定完整、徹底地履行合同。履行合同的一小部分的目的是為了掩蓋欺騙更多的錢。合同簽訂后,合同爭議各方普遍積極、認真地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即使在簽訂合同時存在某種程度上夸大其履約能力的欺詐行為,他們往往在簽訂合同后盡最大努力履行已簽訂的合同。即使做出了種種努力,它仍然無法履行合同,這不是行為人的初衷。行為人希望通過履行合同達到一定的經濟目的,決不想非法占有對方的財產。看一下簽訂合同后的財產流動情況。一般來說,合同糾紛的當事人一旦取得標的物或者對方根據合同支付的預付款、定金,就會投入正常的經營活動,努力在合同期限內履行義務。對于利用合同進行欺詐的行為人,他們將簽署合同視為欺詐財產的手段。簽訂合同的重點是騙取對方貨款、押金和預付款。因此,一旦獲得對方的財物,就會以不正常的方式使用,根本不會將這些財物用于演出。犯罪分子經常將所騙取的財物用于其他目的,或為個人肆意揮霍,甚至利用這些財物進行“劫彼還保”的系列詐騙。雖然一些行為人在履行合同時也花費了一部分金錢和財產,但他們將大部分財產用于其他目的。他們的目的是互相敷衍,以掩蓋他們騙取財產的真正目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寫入合同的要約是否有約束力
2020-11-15國外土地征用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2人防車位和產權車位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涉外離婚所涉及的法律問題
2021-01-24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怎么分配
2021-02-05刮蹭隔天報案有效嗎
2021-02-26傳喚意味著定罪嗎
2021-01-05有效的借條怎么寫
2021-03-07什么是累犯?什么是自首?
2021-01-16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離職證明能少付贍養費嗎
2021-03-25合同中怎么排除協議管轄的約定
2020-12-23事業編會被辭退嗎
2021-03-02房地產估價機構管理辦法
2020-11-30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試用期沒有7天不給工資是否合法
2020-12-18壽險怎樣購買,購買壽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30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0-12-16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