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詐騙對方財務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對本罪作了詳細規(guī)定。本罪的具體特征是:
第一,犯罪客體。合同詐騙罪的犯罪客體是一個復雜的客體。這種犯罪行為不僅侵犯了對方當事人的財產權,而且還侵犯了市場經(jīng)濟的管理秩序。第二,犯罪的客觀方面。本罪的客觀方面是指在合同訂立和履行過程中捏造事實、隱瞞事實、詐騙對方財產和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合同詐騙罪的客觀特征可以概括為:第一,詐騙必須采取合同形式,合同形式發(fā)生在合同簽訂和履行過程中。第二,犯罪人必須采取欺騙手段。所謂欺騙就是捏造事實或隱瞞事實,這也是我國刑法學界普遍認為的客觀因素。虛構事實,是指行為人捏造客觀上不存在的事實,騙取當事人的信任,使當事人作出錯誤的陳述,以訂立和履行合同。隱瞞真相是指行為人有義務根據(jù)法律、合同和交易習慣將真實情況告知對方,而故意不告知。隱瞞真相是一種消極的疏漏。第三,犯罪人用于詐騙合同的財產數(shù)額必須很大。合同詐騙罪的社會危害性主要體現(xiàn)在合同詐騙的數(shù)額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guī)定,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00元以上屬于“大額”;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于“巨額”范疇。個人詐騙公私財物超過20萬元,屬于“數(shù)額特別巨大”的詐騙罪。
第三,犯罪主體。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即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第四,犯罪的主觀方面。本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必須是直接故意,必須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所謂占有是指對金融的實際控制和支配;所謂非法占有,是指在沒有法律依據(jù)或合同依據(jù)的情況下占有財產而不返還財產的合法所有人。行為人主觀方面的認定通常是從客觀表現(xiàn)來判斷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欺詐案件具體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為人應當被視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經(jīng)濟合同進行欺詐:明知自己沒有能力履行合同或者沒有有效擔保,以下列欺騙手段與他人簽訂合同,騙取巨額財產,造成經(jīng)濟損失的:e損失巨大;合同簽訂后,他攜帶貨物、貨款和另一方交付的預付款、保證金、保證金等履行擔保合同的財產;浪費對方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定金、保證金等財產,以保證合同的履行,致使上述款項和貨物無法返還;使用另一方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押金、保證金等財產為履行合同提供擔保,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致使上述款項和貨物無法返還;隱瞞合同貨物、貨款、預付款、定金、押金等財產以保證合同履行,拒不退還的;合同簽訂后,以支付部分貨款并開始履行合同為誘餌,騙取全部貨物后,在合同規(guī)定的期限內或雙方另行約定的付款期限內,無正當理由拒絕支付剩余貨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互換土地口頭協(xié)議有效嗎
2021-02-02對抗環(huán)保強制措施怎么處理
2021-02-13公司法司法解釋三是如何規(guī)定股東抽逃出資的
2021-01-21已被抵押的房產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怎樣寫欠條
2021-03-25哪些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05協(xié)議限制離婚自由歸于無效
2021-02-27海事海商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嗎
2021-03-01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交通事故糾紛證據(jù)使用嗎
2021-02-13異地發(fā)生交通事故如何索賠,異地交通事故索賠注意什么
2020-12-04離婚雙方都簽字了是否立刻有效
2021-01-15離婚時,經(jīng)濟適用房如何分割?
2021-02-09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勞動合同變更書需要兩份嗎
2021-01-21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xié)議是否合法
2021-02-03實習期最長是多久
2021-01-06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關于北京勞動爭議管轄的地區(qū)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1-03-22離職前幾年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嗎
2021-01-07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