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在簽訂和履行過程中經常發生糾紛。糾紛發生后,我們應冷靜、積極、合法地處理糾紛,避免事態惡化。作者撰寫本文的目的是深入分析民事欺詐與合同欺詐的關系和區別,從而提供一種在處理糾紛時防范法律風險的方法。什么是民事欺詐
民事欺詐是指一方故意將虛假信息告知另一方或隱瞞真實信息以誘使另一方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民事欺詐有以下要素:
(1)一方當事人主觀上有欺詐意圖,隱瞞虛假信息或不告知另一方當事人是一方當事人故意所為,包括故意告知或不告知,(二)一方客觀上存在欺詐行為。該行為可以是故意告知虛假信息的行為,也可以是有義務告知或不告知的不作為行為。隱瞞包括故意以某種行為掩蓋真實情況的行為和不告知真實情況的不作為
(3)一方欺詐導致另一方錯誤理解
(4)由于錯誤理解而違反其真實含義的行為。在沒有另一方欺詐的情況下,另一方本應做出或沒有做出某些行為,但由于一方欺詐而沒有做出或沒有做出某些行為。什么是合同詐騙罪
合同詐騙罪是指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對方財產的行為。該行為在刑法規定中有下列表現:(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他人名義訂立合同;(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3)無實際履行能力的,通過先履行或部分履行小型合同,誘使另一方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4)在收到另一方支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擔保財產后逃跑(5)以其他方式詐騙另一方的財產。民事欺詐與合同欺詐的區別
(1)不同的主觀目的
民事欺詐是一種欺詐行為,誘使另一方陷入理解錯誤并與其訂立合同。其目的不在于非法占有公私財產,而只是希望通過實施欺詐行為獲得對方一定的經濟利益。合同詐騙罪是以簽訂經濟合同的名義,達到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2)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的規定,詐騙財物的數額不同。
《經濟犯罪案件起訴標準》擔保,合同欺詐案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以非法占有、詐騙對方財產為目的。涉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A.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5000元至20000元以上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警察調查取證需要多久
2020-12-04合同法屬于什么法
2021-03-24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在偵查階段可以羈押多長時間
2021-03-10二審終審駁回之后去一審法院嗎
2021-01-15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27交通事故工傷如何認定
2021-02-11如何書寫一份有效的遺囑
2020-11-09按揭房能否再次擔保抵押
2021-02-03合同債權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24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人身保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7受益人與被保人同時遇難死亡,保險要怎么賠
2020-11-26保險公司經辦人擅改簽單日期導致的保險合同糾紛的理賠
2021-01-17小學生被踢后身亡保險是否賠付
2020-11-13在公司交的保險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27保險公司如何降低理賠投訴案件
2021-01-11保險經紀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02對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的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