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同生效的條件是什么?
1。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民事行為能力包括合同行為能力和相應的合同行為能力,這是當事人了解和掌握合同發展狀況和法律效力的基本條件原則上是(1),自然人必須具有簽署合同的全部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行為能力人不得親自簽署合同,應由其法定代表人簽署。《合同法》中有一個例外,即行為能力有限的人可以為純粹的利益獨立簽訂合同,或者簽訂適合其年齡、智力和心理健康的合同。(2)對于非自然人,他們必須在建立法律程序后才具有合同行為能力。同時,還應具備相應的簽約能力,即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和有關部門授予的權限范圍內簽訂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締約方的意思表示應當真實反映其內部效力意思,即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其效力意思與意思表示一致,對合同效力的影響取決于具體情況,包括以下情況:
(1)如果發生一般性誤解,合同仍然有效
(2)如果發生重大誤解,合同可以變更或解除
(3)如果合同因利用他人的危險而明顯不公平,則可以變更或解除合同
(4)由于欺詐或脅迫而成立的合同,如果國家利益受到損害,則合同無效;如果不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變更或取消。它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4,合同標的必須確定且可能:
合同標的決定合同權利和義務的質量和數量。如果沒有它,合同將失去其目的,合同標的的可能性是指合同支付的可能性;合同標的的確定是指合同標的從一開始就確定或者可以確定。下列情形之一的,本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或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利益。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對社會和公共利益的損害。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從這些情況可以總結出兩點:
第一,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一般來說,只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合同才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違法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合同違法性可分為目的違法性、客體違法性、條件違法性和方法違法性。例如,行為人的委托從事走私、以禁止貨物流通為目的的合同、具有非法條件的贈與、具有非法后果的合同等等。第二,它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在這方面,有些不是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有些不適合法律的強制性規定。然而,在合同法體系中,為了保護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不受破壞,仍有必要處理此類案件中的合同無效問題,如果合同條款免除一方因故意或重大過失對另一方造成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的責任,則該條款無效,盡管雙方已正式約定;由于這些合同條款明顯不公平,嚴重損害了一方的利益,上述知識是對“合同生效的條件是什么?在什么情況下合同無效”問題的回答。根據合同規定,本合同的無效包括以脅迫手段簽訂合同、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等。如果讀者仍有法律問題,請到盧巴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法典婚姻編草案二審新變化
2020-11-17征地公示出了多久會拆
2021-01-24合同和中介服務確認書的區別
2021-03-08欠條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1-03-14手寫房屋贈與協議有效嗎
2021-03-03金融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職責享有哪些監督檢查職權
2021-02-25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工會要做哪些工作
2021-01-16哺乳期可以調崗嗎
2020-11-21飛機航班延誤賠償規定
2020-12-04汽車車身險保險金額的如何確定
2021-01-19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免賠額和不計免賠
2020-11-23為員工購買保險算工資福利嗎
2021-03-14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轎車超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4買保險法律怎么保護
2020-12-19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正式落地實施
2021-02-26企業拆遷安置費和員工有關系嗎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