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同的學科資格。勞動合同的主體只能是法人或者組織,即用人單位,對方必須是勞動者個人。勞動合同的主體不能同時都是自然人勞動合同的主體,雙方可以同時是法人、組織和公民,也可以是公民、法人和組織。(2)主體的性質及其關系不同。勞動合同雙方之間不僅存在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而且存在人身關系即行政隸屬關系。除提供勞務外,工人還應接受雇主的管理,服從雇主的安排,遵守雇主的規章制度,成為雇主的內部雇員。但是,勞動合同雙方之間只有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沒有隸屬屬性,也沒有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提供勞務時,用人單位支付勞動報酬,勞動者是獨立平等的。(3)受試者待遇不同。除工資和報酬外,勞動關系中的工人還享有保險和福利;勞動關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領取勞動報酬
(4)報酬的性質不同。履行勞動合同產生的勞動報酬具有分配性質,體現了按勞分配原則。它是不完整的,不隨市場供求直接變化,其支付形式往往規定為連續、定期的工資支付;從勞動合同中取得的勞動報酬,按照等價有償的市場原則支付,完全由雙方協商確定。它是商品價格的一次性支付,與市場的變化直接相關。(5)雇主有不同的義務。勞動合同的履行貫穿于國家的干預之中。為了保護勞動者,勞動法對用人單位規定了許多義務,如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用人單位支付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這些必須履行的法律義務不得通過協商改變。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一般不承擔上述義務。當然,雙方可以就上述內容達成一致,也可以沒有上述內容(6)不同的適用法律。勞動合同主要受民法和經濟法的規制,而勞動合同則受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條例的規制。(7)國家干預的程度不同。勞動合同的條款和內容通常由強制性法律規范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必須符合勞動法規定的條件,除非雙方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受國家干預程度較低。除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外,本合同內容的約定主要取決于雙方的意思自治,由雙方協商自由確定。
(8)因違約而產生的不同法律責任。因不履行或非法履行勞動合同而產生的責任不僅包括民事責任,還包括行政責任。如用人單位支付的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限期補足低于標準的工資,同時拒不支付,勞動行政部門也可以對用人單位給予警告等行政處分。勞動合同產生的責任僅為民事責任、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不存在行政責任
(9)勞動合同糾紛發生后,以不同方式處理糾紛,應先向勞動機關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勞動仲裁是前置程序;但是,勞動合同發生爭議后,雙方可以通過訴訟或協商解決。
(10)勞動力的支配地位是不同的。在勞動合同關系中,勞動力的支配權由控制生產資料的用人單位行使,雙方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形成從屬關系;在勞動合同關系中,勞務提供者自行組織和指導勞動過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可以實施強制拆遷嗎
2021-02-05農村賣房協議書是什么樣的
2021-03-08工傷鑒定期限不能超過多少天
2021-03-14股權眾籌融資的概述
2020-12-29工地自用儲存柴油公安部門如何處罰
2021-01-03惡意公示催告后果
2021-03-19勞動關系轉移函
2021-02-17商業銀行無故拖延支付本金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5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居間合同的報酬有限制嗎
2020-11-27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無效的勞動合同還需要解除嗎
2020-12-12勞務輸出的內容
2021-03-02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貨物運輸保險是什么
2020-12-13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離婚給孩子交的保險能分割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