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只要合同未成立,合同將失去法律效力(《合同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如果合同未成立,合同將不生效。無效的合同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也不存在有效期多長的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按合同履行義務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應根據本協議履行其義務,不得擅自更改或終止本合同
合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第44條[合同效力]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方可生效的,從其規定。合同形成要素
1。合同主體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所謂合同主體是指實際訂立合同的人。他們可以是合同的未來當事人,也可以是合同當事人的代理人。合同主體不同于合同主體。合同主體是合同關系的當事人。他們是真正享有合同權利并承擔合同義務的人。雙方必須“依法”訂立合同。所謂“依法成立的合同”,是指訂立合同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要求。合同規定了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權利義務是依照法律規定享有和承擔的,訂立合同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當事人訂立的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要求的,法律不予承認和保護。這樣,雙方達成協議的目的就無法實現,合同的訂立將失去其法律意義。雙方必須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協議,也就是說,合同必須由雙方協商。所謂共識是指經過談判和討價還價后達成的相同觀點,沒有分歧。合同的成立應當有要約和承諾的階段法
要約的承諾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規則,也是合同成立必須經過的兩個階段法。如果合同不被接受,但僅停留在要約階段,則合同不成立。本合同由合同雙方通過協商達成的合同要約和接受協議構成。最新信息(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502條法律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起生效,除法律另有規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外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本合同應當辦理審批手續的,從其規定。未辦理審批等手續不影響合同的有效性,也不影響履行報批等義務和合同相關規定的有效性。應當辦理批準手續的一方不履行義務的,另一方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要求其承擔違反義務的責任,本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需要辦理批準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如果合同不成立,合同將不生效。如果合同不生效,它將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也不存在到期時間的問題。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讀者可以訪問luba.com進行咨詢。Luba.com有專業律師為您解答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物權法規定的浮動抵押
2020-11-08安徽非婚生子如何處罰
2021-01-14律師介入政府征收補償工作的重要意義
2020-12-152020互聯網著作權如何保護
2021-02-16三維標志有哪些禁用條件
2021-01-03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0-12-12商業承兌匯票的提示承兌是什么
2021-02-10解除收養關系協議書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3-23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2020年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規定
2020-12-14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用人單位能否擅自調崗并降薪
2020-11-30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一般調解程序
2020-11-17保險指定受益人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6怎樣投保人壽險,要注意的事項又有哪些
2020-12-18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時效是多久
2020-12-05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哪些情況保險公司可不賠
2021-01-27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2-22事故保險理賠要幾天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