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整個合同法體系來看,合同解除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根據當事人的意思而引起的,如債權人單方面解除債務人的債務,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合同等。第二類是基于合同目的已經實現的事實,例如清算和混淆。第三類是由于法律的直接規定,例如合同的無效和取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一條將這些理由細分為:
(一)債務已按約定履行。這是合同終止的最重要和最正常的原因。當雙方嚴格按照合同和法律規定履行債務時,債權債務得到清償,合同完全解除,不會產生新的債權債務。
民法系統稱之為這種償還,可以達到消除債權的效果。它是性能的同義詞。唯一的區別是,履約是從合同效力的角度來描述的,而清算是從合同終止的角度來描述的。因此,履約規則與清算規則相同。由于《合同法》在第四章中對履約規則做出了更為詳細的規定,因此在本章中,《合同法》沒有重新規定還款規則,以簡化法律(二)合同終止。大陸法系將合同解除視為違約救濟,將其視為一種特殊的合同責任。因此,合同解除制度僅限于行使解除權的一方當事人的解除,這在性質上不同于合同消滅的正常原因。因此,合同解除并不亞于合同消滅制度的適用范圍。但在我國以往的合同法理論和立法實踐中,合同解除權和協議解除權一直被視為合同解除制度的必要組成部分,認為合同解除是一項獨立的法律制度,原三部合同法關于合同解除的專門規定就證明了這一點。一方面,《合同法》遵循中國合同法的慣例,堅持將協議終止納入合同終止條款;另一方面,它吸收了兩大法系中成熟的撤銷權制度,從而完善了撤銷權的法律規定。此外,終止制度被定位為合同終止的原因,因此協議的終止和終止權在合同終止的結果上是統一的,并且兩者之間的性質差異得到調和。這種立法安排是最佳選擇
(III)債務相互抵銷
(4)債務人依法存放標的物
(100)債權人解除債務
(VI)債權債務屬于同一人
(7)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規定的導致合同終止的情形主要有:一、合同無效或被撤銷。當合同被確定為無效或被撤銷時,原有的合同關系將被消除,從而在當事人之間形成新的損害賠償法律債務關系。首先,合同主體消失。主體的消亡并不是合同消滅的必然原因,但在與當事人有不可分割關系的合同中,由法律、當事人的約定或者債務本身的性質決定,如果主體死亡,合同關系必然消失。此外,本合同應在法律規定的或省政府同意的合同有效期屆滿時終止。等待
在上述終止合同的原因中,有些原因導致合同相對解除,如合同終止、合同無效等;有些情況會導致合同的絕對解除,如抵消、豁免、混淆等,在適用時應加以區分。以上是luba.com為您編輯的內容。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請咨詢luba.com online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肝挫裂傷能評傷殘嗎
2021-01-15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8交通事故糾紛
2021-01-11公款轉賬時間限制嗎
2021-03-02西安市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有哪些
2021-01-02吵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的證據嗎
2020-12-16花錢收別人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12店主不履行合同該怎么辦
2020-11-21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
2021-03-16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保險法律法規有哪些,如何實施
2021-02-16保險公司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14校方責任保險與學生平安保險的區別
2021-02-14雇主責任險案例
2021-01-12淺議審判實踐中保險合同解釋原則的適用
2021-03-03突破“慘淡”局面:家庭財產險要隨著變化變
2021-02-02農村集體土地對外承包合同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