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救助方與被救助方達成海上救助協議,救助合同成立。遇險船舶的船長有權代表船東訂立救助合同。遇險船舶的船長或者所有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方提起訴訟或者雙方同意仲裁的,有權代表船上財產所有人訂立救助合同:,受理爭議的法院或仲裁機構可以作出判決或裁決,變更救助合同:
(1)合同是在不正當或危險情況的影響下訂立的,合同條款明顯不公平的
(2)本合同項下支付的救助費用明顯高于或低于實際提供的救助服務
2。在救助作業期間,救助方對被救助方負有下列義務:
(1)謹慎救助
(2)謹慎防止或減少環境污染損害
(3)在合理必要時尋求其他救助方的協助
(4)被救助方合理要求其他救助方參加救助作業的,應當予以接受,但不合理的,不影響原救助方的救助報酬金額。在救助作業期間,被救助方對救助方負有下列義務:
(1)與救助方充分合作
(2)在被救助船舶或其他財產被送往安全地點時,應謹慎防止或減少環境污染損害
(3),及時接受救助方提出的合理移交請求
4。救助方對遇險船舶和其他財產的救助取得成果的,有權獲得救助報酬;救助未取得效果的,除《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一百八十二條或者其他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無權收取救助款。救助報酬的確定應當反映對救助作業的鼓勵。救助報酬不得超過船舶和其他財產的救助價值。(船舶和其他財產的獲救價值,是指船舶和其他財產獲救后的估計價值或實際銷售收入,扣除相關稅費、海關、檢疫檢驗費用以及卸貨、保管、估價和銷售費用后的價值。)
上述規定的價值不包括船員獲救個人物品和乘客獲救行李的價值。救助船舶或者船上貨物,有造成環境污染損害風險的,救助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一百八十條的規定取得的救助報酬低于依照本條可以取得的特別賠償的,救助方有權依照本條規定從船東處獲得相當于救助費用的特別賠償。救助人實施前款規定的救助作業,取得防止或者減少環境污染損害效果的,船舶所有人依照前款規定應當向救助人支付的特別賠償,可以增加救助費用的百分之三十。受理爭議的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認為適當的,可以作出判決或者裁決,進一步增加特別賠償金額;但是,在任何情況下,增加的金額不得超過打撈成本的10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逃逸的6種不認定情況
2021-02-16借款合同與抵押合同誰是主合同
2021-01-31疫情期間公司不給發工資如何維權
2020-11-11車禍私了要去交警隊簽什么協議
2020-12-22公示催告申請后幾天催告
2020-12-05以談戀愛騙取錢財還能要回來嗎
2021-02-04交通事故認定書一直沒下來怎么辦
2021-01-27耕地是否可以簽訂租賃合同
2020-12-22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違法分包轉包造成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0-12-03試用期職工患病企業怎么辦
2020-12-13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沒有準駕證肇事保險公司給理賠嗎
2021-03-26保險合同是否在合同到期退保險本金
2021-02-25保險公司不理賠如何起訴
2021-03-14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是什么意思
2021-02-12土地轉讓到期怎么收回
2021-03-13土地轉讓形式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