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過錯造成的經濟損失用人單位可以要求賠償嗎?
一、法律依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百零二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
第九十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零六條規定:公民、法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四)勞動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第四條規定:如果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的,勞動者應當賠償用人單位經濟損失。
(五)《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規定: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資部分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六)《深圳市員工工資支付條例》
第三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從員工工資中扣減下列費用:
(一)員工賠償因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單位經濟損失的費用
(二)用人單位按照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對員工進行的違紀經濟處罰;
(三)經員工本人同意的其他費用。
用人單位每月扣減前款第(一)、(二)項費用后的員工工資余額不得低于最低工資。
二、前提條件
從上述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看出:勞動者如果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規程,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經濟損失,要求違章勞動者進行賠償是有法可依的,也是合法的。但是實際操作中應當注意要符合以下條件:
(一)用人單位是否制定規章制度、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規程?
(二)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中或勞動合同中是否有因違章作業造成損失要求勞動者賠償的規定或約定?
(三)用人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是否經民主程序制定并讓勞動者知悉?
三、幾種情形的處理建議
(一)一般過失造成的損失,按《工資支付暫行規定》規定,每月扣除勞動者本人工資的20%,但注意剩余工資部分不得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
(二)故意損壞財物造成重大損失或其它構成犯罪的情形,報案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用人單位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要求賠償經濟損失。
(三)違反保密義務造成損失,按照保密協議約定要求支付違約和賠償損失。
(四)勞動者過錯造成第三人損失的,用人單位賠償第三人損失后,可依據勞動合同或規章制度要求勞動者賠償。
四、重點提醒
(一)在勞動者承擔責任時應當根據工作崗位、職責、薪酬、過錯程度等因素來確定承擔責任的大小,應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則。勞動者違章事故中用人單位總是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責任,因此根據實際情況,本人認為讓勞動者在不超過50%的比例承擔責任是比較合理的。
(二)用人單位一定要有完善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章,這是要求勞動者賠償損失的最重要依據。
(三)用人單位要及時固定造成經濟損失的證據,造成損失的金額要有確切的證據來證明,不能想當然地估一個數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探視權與探望權的區別
2021-03-19怎樣舉證夫妻分居兩年
2021-01-10土地變更登記怎么辦理
2021-01-05基本的購房知識匯總
2020-12-11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公司搬遷可以和孕婦解除合同嗎
2021-03-14競業限制不平等是否有效
2020-12-11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五一勞動節幾天三薪
2020-12-19領導暗示辭退一定要辭職嗎
2020-12-31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海上保險合同的內容和包含的事項(很具體)
2021-03-10沒資格證保險公司到底賠不陪
2021-01-08釋義保險法第十七條是怎樣的
2020-11-15保險受益權的變動分析
2021-03-11交強險條例第六條怎么解釋
2020-12-26土地承包中的發包方與承包方指的是什么
2020-11-16養殖場被拆遷,能拿多少補償款
2021-01-09房屋拆遷委托書都有哪些內容
2021-01-22購買拆遷安置房時沒房產證怎么辦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