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出口產品反傾銷的現狀與問題(一)“非市場經濟國家”問題作為WTO允許的三大貿易救濟之一,反傾銷是國際上規范貿易秩序、抵制不正當競爭最常用的重要手段。改革開放20年來,由于中國出口額翻了一番,傳統輕紡,機電,土畜,五礦化工,醫療保險等出口商品的勞動力和原材料價格優勢巨大,,中國在國際貿易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對進口國相關產業形成一定壓力。當地企業將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在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裁決中,采用“替代國”法計算傾銷幅度。這種做法往往導致對尚未傾銷的產品確定傾銷,或對僅輕微傾銷的產品確定高傾銷幅度。例如,根據美國反傾銷法,來自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傾銷產品的正常價值一般由生產要素的價值決定,即:,產品生產中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價值和相關費用通過一個或多個市場經濟國家的相關價格進行估算,以確定產品的正常價值,完全忽視“非市場經濟國家”在整體生產和各種生產要素投入方面的比較優勢,對中國企業非常不利。這些年的實踐也表明,一旦中國的許多出口產品被納入調查對象,就很難擺脫傾銷的厄運。(二)中國被指控傾銷的現狀。1.中國遭受的外國反傾銷數量驚人地增加。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統計,自1979年至2005年5月歐盟對中國糖精鈉發起第一次反傾銷調查以來,對中國出口商品的反傾銷調查達650起,反補貼調查調查3起,和保障措施調查59.上世紀70年代,外國對中國的反傾銷只有2起;在1980年代,平均每年有6.4例;在1990年代,平均數字高達30.5。我省出口產品有焦炭、鎂合金、活性炭等20種。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中國近年來的反傾銷案件數量居世界首位;最終反傾銷裁決數量也居世界第一
2.投訴中國出口商品反傾銷的國家和地區日益增多。20世紀80年代,對中國出口商品實施反傾銷主要集中在歐盟、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西方發達國家。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巴西、菲律賓、泰國和厄瓜多爾等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加入了針對中國出口商品的反傾銷行列。到目前為止,已有36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實施了反傾銷。反傾銷涉及的產品范圍不斷擴大。中國不僅包括低附加值初級產品,如礦石和基本金屬,還包括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品,如機電設備和電視,還包括紡織、輕工和其他具有非常比較優勢的產品。我市反傾銷出口商品已從最初的焦炭逐步擴大到金屬鎂制品、活性炭等產品。這些產品是我市的主要出口產品。不僅數量大,而且涉及企業多,員工多。一旦遭到反傾銷,將對我市進出口企業的出口收益產生重大影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收養非婚生子女
2021-01-20跨省辦理結婚證要有哪些具體的程序
2021-02-16非法同居與重婚的區別
2020-11-17欠錢不還法院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冤假錯案怎么舉報
2021-03-19個人產權的住房能否被強制拆遷
2021-01-16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應該如何支付
2021-01-06公司裁員如何報備
2020-12-04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合法嗎
2021-02-28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試論我國人身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1-02-12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2-29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沒上牌的新車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31保險合同的客體包含哪些
2021-01-01車輛超高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0-12-16變額保險 VariableLife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