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判斷糾紛是否可仲裁的標準可以分為主體標準和客體標準。主體標準是仲裁雙方當事人首先應當具有主體平等。以下重點從四個方面闡述了確定爭議事項可仲裁性的客觀標準。1.爭議的可爭議性。可訴性決定了當事人之間爭議的性質。如果爭議可以通過訴訟解決,也可以納入具有準司法屬性的仲裁調整范圍。根據該標準,非訴訟案件(如民事行為能力案件和無所有權財產案件)以及知識產權所有權確認案件(如專利和商標)不在仲裁事項范圍內。因為這些案件不是當事人之間的糾紛,而是一個申請人所要求的某一法律事實或權利的存在。在訴訟范圍內,雖然有些糾紛可以通過訴訟解決和確認,但解決的結果只涉及法律地位和法律事實的存在,不能導致財產關系的發生,因此不予賠償。身份、家庭關系和選民名單等爭議不在仲裁范圍內
3.爭議涉及權利和利益的自由處置。一般來說,任何涉及當事人有權自由處理的權益的爭議都可以提交仲裁。當事人不能自由處置權益的糾紛,如刑事案件、稅務案件等,不允許提交仲裁,因為仲裁主要是私法上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當事人不能自由支配的權利和利益可能涉及社會和公共利益,而不屬于私法或商業關系的范圍。并非上述所有條件都可以提交仲裁。爭議事項的可仲裁性還取決于國家對相關事項的干預程度,以及考慮相關公共政策以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經濟秩序
決定標準的因素
1.仲裁協議的性質。仲裁協議的性質對于確定爭議事項的可仲裁性標準具有重要意義。如果采用實體法的合同理論,則應充分落實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并應賦予當事人作出決定的權利,對有爭議的事項進行仲裁。如果采用訴訟法的契約理論,則應強調國家干預,嚴格限制當事人的自覺權利。筆者個人認為,應當以實體法契約理論為原則,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以程序法契約理論為補充。在涉及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某些事務中,可以允許國家監督和限制當事人的獨立決策權。仲裁的許多特點對確定爭議事項的可仲裁性標準也具有重要意義(1)仲裁的民間性決定了可仲裁性的主體標準,即:,仲裁雙方應具有平等的主體地位(2)仲裁的保密性決定了它適合解決商業合同糾紛(3)仲裁的專業性決定了它適合解決新興類型的糾紛各國因素(1)經濟發展因素。當今世界主要國家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和增加收入,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鼓勵仲裁的態度。因此,它體現在可仲裁性的標準上,即采用更寬松的標準,鼓勵當事人的自治。(2)各國的傳統文化因素。現代仲裁制度起源于古羅馬,在英國、瑞典等歐洲國家形成和發展,并在世界各地普及。也就是說,現代仲裁制度的產生和發展是在西方社會的范圍內進行的,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傳統文化的影響。與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等級和服從不同,西方傳統文化強調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價值觀。因此,在確定可仲裁性標準時,西方國家更注重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而中國傳統文化中存在著人民絕對服從公共權力的價值觀。在確定可仲裁性標準時,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強烈的國家監督和干預色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店主可以不注銷執照轉讓店嗎
2020-11-19醫療事故等級解析
2020-12-09涉外離婚訴訟費多少錢
2021-02-25承兌匯票丟失如何掛失
2021-01-13自己租房合同掉了怎么辦
2020-12-232020婚前財產協議怎么寫,婚前財產協議有效嗎
2020-11-27訴訟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1-01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確定
2021-01-15誤工費怎么計算?誤工費計算公式
2021-02-17違法分包合同無效可以以仲裁嗎
2021-02-13猜疑屬不屬于家庭冷暴力
2021-03-05回遷房有房本嗎
2021-01-31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家長有哪些基本義務
2020-12-21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旅游保險要注意六個誤區是什么
2021-02-11合同糾紛: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1-01-29全車盜搶險與車上人員責任險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