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叫胡燮的讀者來到阿華接待室咨詢,他說:我現在在一家合資企業工作,已經成為公司的骨干,正在一所著名學校攻讀MBA。由于全球經濟不景氣,該公司決定大幅裁員,并呼吁員工辭職并給予補償。考慮到我自己的情況和公司的發展前景,我有信心能找到另一份理想的工作,所以盡管公司一再保留我,我還是決定辭職。辭職后,我想休息兩三個月再找工作。在此期間,我的檔案將以下崗工人的身份存放在街上,并享受失業救濟金(當然,我不需要領取)
如果我有如此短暫和人為的失業經歷,這會影響我將來申請新公司嗎?還是我應該立即申請一份新工作,避免作為一名下崗工人在街上存放文件?阿華的回答:在我正面回答你的問題之前,我認為有必要解釋一下你問題中的兩個法律問題:第一,如果雇主裁員,工人是否可以在雇主的慫恿下自愿辭職;第二,工人辭職后能否獲得經濟補償和失業救濟。據了解,目前,一些用人單位在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時,無論是出于自身原因提出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還是出于自身原因提出解除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都會讓勞動者填寫所謂的辭職申請表。由于法律意識淡薄,許多員工認為填寫辭職申請表只是執行一個辭職程序,不知道一旦形成了這樣的“黑白”,他們訴諸法律時會產生兩個不利的法律后果
,勞動者將喪失獲得經濟補償的權利""勞動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在依法整頓期間,瀕臨破產或者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或者用人單位經雙方協商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補償標準為每工作年度一個月的標準工資。但是,勞動者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不得按照勞動部《關于實施〈a〉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1996)354號)第二十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因此,是否支付經濟補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哪一方提出終止勞動合同。如果工人在不知道法律后果的情況下填寫辭職申請表,損失將無法彌補其次,工人不能申請失業救濟。《失業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258號)第14條規定:“失業人員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1)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單位和本人按照規定履行了一年的繳費義務(二)非自愿中斷就業(三)已辦理失業登記,有工作要求的。"這里的“非因本人意愿而中斷雇傭”是指以下人員:終止勞動合同、雇主終止勞動合同、雇主解雇、退市和解雇等,工人辭職不屬于“非自愿中斷就業”的范圍
根據國家規定,他們也無法享受失業救濟。因此,當雙方因雇主的原因終止勞動關系時,工人不得輕易辭職,以免落入某些雇主設計的“甕”中。如果用人單位要求解除勞動合同,而雇員未寫辭職信,如果雙方的勞動關系無法繼續維持,用人單位將找到理由解雇雇員。無論雇主以何種理由解雇雇員,雇主都必須首先提供支持這些理由的證據,然后向雇員支付賠償金,除非雇員因疏忽而被解雇。如果用人單位解雇員工,且未支付經濟補償金,員工可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并向勞動爭議仲裁部門上訴部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居民樓著火了國家給賠償嗎
2021-03-02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不同之處
2020-12-16商鋪使用權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13交通違章一般多久之內處理
2021-02-08專利權可以贈與嗎
2020-12-27醫療糾紛撤訴訴訟費退還嗎
2020-12-21遇到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21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是如何的
2021-02-10什么是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20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4競業限制幾個月可以解除
2021-01-31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單位沒有給員工交保險,可以補償多少
2021-02-06土地承包合同最多簽幾年
2021-01-26土地轉讓村長簽字蓋章有效嗎
2021-03-15空商業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
2021-02-26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補償利益的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1-28可以買賣拆遷安置房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