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并非如此。從《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七條對《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補充來看,可以理解為“用人單位自用人之日起至一年期滿前一日超過一個月”作為一個整體事件,
“一年中的某一天被視為與員工簽訂了無期限勞動合同”被視為另一事件。該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使用勞動者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自用人之日起一個月的次日至一年的第一日,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guī)定向勞動者支付月工資的兩倍,自勞動者就業(yè)之日起一年內(nèi),視為與勞動者訂立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立即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p>
在前一種情況下,作為一個連續(xù)的整體事件,支付雙倍工資是法律對雇主在一年內(nèi)未能履行其義務所給予的經(jīng)濟處罰。無論是第二個月還是第十二個月,處罰措施和程度都是一樣的。因此,應將其視為具有相同違法情節(jié)的整體事件,不能人為地將其劃分為以一個月為單位的單一事件。后者是對用人單位不履行法定義務的更為嚴厲的懲罰。也就是說,只有當整個事件結束時,才是第一個案例的開始時間。整個活動結束的標志是什么?一是勞動合同簽訂日期;二是侵權行為達到一年前一日;三是實施了另一項更為嚴厲的處罰措施,即:“自勞動者就業(yè)之日起一年內(nèi),視為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而書面勞動合同應當立即由勞動者補充?!?/p>
這種理解的理由是:首先,法律沒有明確規(guī)定雙倍工資差額的仲裁效力按月計算。第一個月至第十一個月按單位逐月計算的,勞動者最遲在第一個月侵權后一年內(nèi)提出勞動仲裁。不可否認,由勞動者提起的勞動爭議仲裁往往是某種意義上勞動關系終結的前奏。也就是說,勞動者要想充分維護自己的權益,必須在侵權11個月后的兩個月內(nèi)提交仲裁,否則,只能吃黃連。而且,《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支付雙倍工資,這是一種懲罰性的法律責任。其立法目的是督促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如果仲裁期限按月計算,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將逐月消除,雙倍工資的處罰勢必停留在紙面上,這不僅符合立法本意,而且使法律實踐復雜化,只要勞動合同侵權行為終止,勞動爭議仲裁可以在下一年的任何時候啟動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工傷賠償標準
2021-03-24勞動局來公司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6公證員能作為公證當事人的代理人嗎
2021-03-24治安強制措施的種類
2020-12-11報銷款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1-02-2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1-30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5強制執(zhí)行申請書要附財產(chǎn)線索嗎
2021-03-22老年人無兒無女財產(chǎn)的第一繼承人是誰
2020-12-08購房時怎么處理面積的差異
2021-01-01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保險合同轉(zhuǎn)讓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0-11-22酒后駕駛把車碰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4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jù)清單
2021-03-13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05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
2020-11-15想了解棚戶區(qū)改造信息去哪里查詢
2021-01-11房屋贈與期間拆遷補償怎么辦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