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勞動訴訟的條件是什么提起勞動爭議訴訟是勞動爭議雙方當事人行使訴權的表現。勞動爭議當事人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勞動爭議訴訟,要求人民法院按照司法程序處理,維護其合法權益。勞動爭議當事人必須具備提起訴訟的法定條件。根據《勞動法》和《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勞動爭議當事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1)檢察官必須是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即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起訴是與勞動爭議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勞動爭議當事人的權利。因此,企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勞動者之間形成勞動法律關系的,可以作為檢察機關提起勞動爭議訴訟。勞動者的訴訟權利能力和訴訟行為能力相一致的,勞動者應當作為當事人之一參加訴訟。當事人因故不能起訴的,可以委托代理人代為起訴。其他人無權起訴(2)必須有明確的被告。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必須明確被告是對方。如果原告不知道誰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就沒有人應訴,人民法院也就無法審理。在界定勞動爭議訴訟被告的同時,應當指出,原告不應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勞動行政部門作為勞動爭議訴訟的被告或第三人。這主要是因為他們不具備勞動爭議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資格。具體請求權是指原告向人民法律提起訴訟解決的問題。它包括以下三種:一是給付請求,即請求人民法院承認原告的請求權,責令對方履行給付工資、勞動保險、基金等義務;二是請求確認,即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原告與被告之間存在或者不存在某種實質性法律關系,如確認勞動合同關系的有效或者無效,確認職工與企業的勞動關系,企業不得被辭退、撤職、辭退;三是變更請求,即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消除當事人之間原有的勞動法律關系,如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終止勞動合同勞動關系等,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應當有事實依據,包括勞動爭議是如何發生的,爭議的內容,勞動爭議的證據事實,即能夠證明勞動爭議案件的全部材料。當事人有責任為自己的訴訟請求提供證據。(4)必須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進行仲裁。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只有先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再拒絕接受仲裁裁決的,才有權提起訴訟。當事人在仲裁機關主持下就勞動爭議達成調解協議,具有法律效力的,無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時效期間內提起訴訟。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應當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超過期限的,不予受理。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原因逾期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說明同時符合上述條件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勞動爭議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當事人提起訴訟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訴。
有關法律知識:
工傷案件的舉證責任
工傷賠償案件的舉證責任,工傷事故和職業病鑒定中的舉證責任不應完全適用“誰主張、誰主張”的原則,誰提供證據“
(1)工傷認定的舉證責任《工傷保險條例》(2003)第19條規定,勞動者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認為不是工傷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舉證責任《工傷認定辦法(2003)》第14條進一步規定,用人單位拒絕提供證據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可以根據受傷職工提供的證據作出工傷認定結論(2)《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01)》第四十二條第二款職業病鑒定的舉證責任規定,沒有證據否定職業病危害因素與患者臨床表現之間存在必然聯系的,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應診斷為職業病。該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勞動者被診斷患有職業病,用人單位未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的,醫療、生活保障由最后一個用人單位承擔;末級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職業病是由原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造成的,由原用人單位承擔。這些都表明,當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就用人單位是否存在職業危害因素、勞動者的疾病是否由用人單位的職業危害因素引起發生爭議時,用人單位不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勞動者患病不是由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因素引起的,用人單位有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有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病危害因素致勞動者患病的,勞動者不承擔舉證責任,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審理、審判勞動爭議案件,對當事人對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的裁決、決定不服的,具有強制執行力的一種勞動爭議解決方式,辭退爭議2.被辭退人錯誤事實的證據
3.辭退程序的證據(企業負責人意見、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工會意見、是否書面通知本人的證據)
2,退市爭議2.曠工的實際依據、職工出勤原始記錄
3.退市程序的證據材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工會意見、是否書面告知本人)
3,辭退爭議2.被辭退人違反紀律的事實依據
3、辭退程序的證據材料(工會意見、職工代表大會審議記錄、是否出具辭退證明)
4,辭職爭議
1、辭職申請
2、審批程序,以及是否批準離職的決定
附件五:自愿離職爭議2.自動離職審批程序及處理決定
(6)勞動報酬爭議(1)用人單位勞動部門發布的工資支付標準(確定工資標準,最低工資和工資表)(2)工資是否實際支付、扣除或延遲支付(3)直接受理勞動報酬爭議,應提供雙方的勞動關系證明和勞動合同(如果沒有合同,(應提供支付的勞務金額和報酬計算的證據)因工作內容引起的爭議,應提供衡量勞務數量標準和質量標準以及未完成指標和任務的證據2.因服務期限和合同期限引起的爭議,應提供非法延長試用期的證據。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隨意或者無故變更合同期限,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證據
3.因工資、勞動紀律引起的爭議(見開除、開除、辭退、勞動報酬爭議等證明)
在勞動爭議案件中,為贏得訴訟,原告、被告一般應提供下列證據材料:1
(2)需要委托他人代為陳述的,應當提交委托書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有什么法定程序
2021-03-18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訴訟行為有哪些
2021-02-17民事案件合并開庭審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2020-11-25婚姻外遇如何處罰?出軌對離婚時財產分割有什么影響?
2021-03-03結婚前替對方還房貸離婚怎么辦
2020-12-27行政案件立案技巧和方法
2021-01-26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住宅小區內發生車禍責任怎么劃分
2020-11-19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2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家庭財產保險在運作中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8強險投保人提供哪些材料
2021-02-28應收分保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能否相互抵消
2020-11-29保險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則是什么
2021-01-21保險合同解釋原則有哪些
2021-02-18旅游意外險條款
2020-11-28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保險公司理賠務工標準
2021-01-29保險投保人與受益人有什么異同點嗎
2020-11-24